玄海拾贝非常错误的观点:“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师德”之首,乃尽忠职守。 看你发的帖,可以说书读了不少,但是就这样一句.可以说你是读死书,死读书! 何为德! 不要讲什么德不德,还是讲“人性”好!
论 论近来算命冲击论坛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09-12-31 帖子 17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2010-12-03 #1 玄海拾贝非常错误的观点:“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师德”之首,乃尽忠职守。 看你发的帖,可以说书读了不少,但是就这样一句.可以说你是读死书,死读书! 何为德! 不要讲什么德不德,还是讲“人性”好!
玄海拾贝 教授 注册 2010-07-14 帖子 3,523 反馈评分 2 点数 61 2010-12-04 #2 QUOTE(论近来算命冲击论坛 @ 2010年12月03日 Friday, 05:13 PM) 玄海拾贝非常错误的观点:“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师德”之首,乃尽忠职守。 看你发的帖,可以说书读了不少,但是就这样一句.可以说你是读死书,死读书! 何为德! 不要讲什么德不德,还是讲“人性”好! [snapback]3065777[/snapback] 你这个帖子太可怜了,竟然没有一句“喝彩”。这样吧,我给你一贴,算是教你。ok? 你说“倒不如讲‘人性’好了!”此正是论理之要害。人性之中,有利有弊,有正有反。正者,可谓之“德”也!反者,可谓之“孽”也!为师之道,即为人之道。诚,“师道”小于人道,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逊于“人道”。而“人道”,衣食住行,可谓包罗万象。然,人道如何传承?除父母社会的言行身教及耳染目睹,正式的渠道乃“学校教育”。教师并非仅一教书先生,其应肩负“教学生为人之道”,是故,为师之道,也可谓为人之道。若教师不谙为人之道,何以为师?再者,人性有正有反,若将“人性”归于“师德”,岂不是要教师将“人之两面之性”授予学生?你可能是一教师,概念如此糊涂,如何为师?若为出名,也不必拿“玄海拾贝”作为“垫脚石”吧?
QUOTE(论近来算命冲击论坛 @ 2010年12月03日 Friday, 05:13 PM) 玄海拾贝非常错误的观点:“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师德”之首,乃尽忠职守。 看你发的帖,可以说书读了不少,但是就这样一句.可以说你是读死书,死读书! 何为德! 不要讲什么德不德,还是讲“人性”好! [snapback]3065777[/snapback] 你这个帖子太可怜了,竟然没有一句“喝彩”。这样吧,我给你一贴,算是教你。ok? 你说“倒不如讲‘人性’好了!”此正是论理之要害。人性之中,有利有弊,有正有反。正者,可谓之“德”也!反者,可谓之“孽”也!为师之道,即为人之道。诚,“师道”小于人道,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逊于“人道”。而“人道”,衣食住行,可谓包罗万象。然,人道如何传承?除父母社会的言行身教及耳染目睹,正式的渠道乃“学校教育”。教师并非仅一教书先生,其应肩负“教学生为人之道”,是故,为师之道,也可谓为人之道。若教师不谙为人之道,何以为师?再者,人性有正有反,若将“人性”归于“师德”,岂不是要教师将“人之两面之性”授予学生?你可能是一教师,概念如此糊涂,如何为师?若为出名,也不必拿“玄海拾贝”作为“垫脚石”吧?
论 论近来算命冲击论坛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09-12-31 帖子 17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2010-12-04 #3 玄海拾贝古典不化的东西 1、请你这样“古文基础扎实的人”把“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文,看看! 2、请你注意我帖里的人性是加上双引号的,你连最起码的观察力都没有,还配去谈什么吗? 3、若为出名,也不必拿“玄海拾贝”作为“垫脚石”吧? 我借你出名,你去见鬼罢! 4、你连一个最简单规律――“一切归属于自然”都不会,去大谈特谈,引古论今,真正是天大笑话!请问你,你离开你工作单位,试试去谋生,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就好好“自然”自己一下!
玄海拾贝古典不化的东西 1、请你这样“古文基础扎实的人”把“为师之德”乃“为人之德”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文,看看! 2、请你注意我帖里的人性是加上双引号的,你连最起码的观察力都没有,还配去谈什么吗? 3、若为出名,也不必拿“玄海拾贝”作为“垫脚石”吧? 我借你出名,你去见鬼罢! 4、你连一个最简单规律――“一切归属于自然”都不会,去大谈特谈,引古论今,真正是天大笑话!请问你,你离开你工作单位,试试去谋生,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就好好“自然”自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