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别把教师节变成“批判节” (1人在浏览)

zhydsl5530522

学前班
注册
2010-07-26
帖子
96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教师节又快到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成了教师节前后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又是问卷调查又是深入采访又是分析评论,给老师送礼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年复一年,岁岁相似。今年8月,就有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称“61.7%的人支持出台规定禁止教师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物”。一家很有影响力的晚报,近日又用两个整版对教师节送礼进行详尽报道,100%的教师收过礼、6成家长给老师送过礼、送礼首选购物卡、有钱的家长送汽车等“看点”再次掀起舆论热潮。

-
  教师节仿佛变成了“送礼节”,进而变成对教师的“批判节”,而且是年复一年地集体声讨。我有点看不过去了,准确地说是有点于心不忍。

  教师中自然有收礼的,正如各行各业都难免有收礼的,但我很怀疑“100%的教师都收礼”,至少我从小学到大学从没给老师送过礼。我熟悉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平时勤勤恳恳,却很少收礼,反倒是他们经常要向别人送礼。教师收礼真“成风”了吗?教育行业的送礼与收礼真的比其他行业更严重吗?

  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其实有太多送礼与收礼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比如,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张贺卡算不算送礼?送束鲜花呢?春节,学生去老师家拜年带点礼物,是不是正常的礼节?再比如,学生家长参加教师婚礼时要送礼,而当学生家里有什么喜事时,老师也会来还礼,这算不算不正之风?家长给老师送礼,有些是功利性的,甚至有变相索礼、被迫送礼的,但也有很多是正常的人情交往,不宜一概而论,更不应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像“有钱的家长送汽车”这类无名无姓的报道,以及“有些”、“很多”之类的模糊用语,不仅有失严谨,而且客观上让整个教师群体背负嫌疑。

  教师节的意义在于“尊师重教”,教师节来临之际,除了向教师表达敬意外,应该更多地探讨教育问题,如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收费、教师负担和待遇……而不能因为有些教师收礼,就对整个教师群体进行“污名化”报道和评论;不能因为城里一些教师收礼,就忽略了农村教师的安贫乐道。想想那些在贫困地区坚守的教师们,想想城里那些同样在为房子、孩子奔波并背负着巨大升学压力的教师们,难道不应该借教师节之机向他们表达敬意吗?

  即使教师收礼在一些地方已成普遍现象,这些教师应受到谴责,但当老师们好不容易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时,我们也应首先向他们表示祝贺、表达谢意,这与逢年过节时不说不吉利的话、人们过生日时不提不高兴的事是同样道理。我们每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可能都曾受惠于许多老师,当我们坐在电脑前打下一篇篇文章或一份份文件时,脑海里是否闪现着恩师们的身影,是否还记得他们的名字?
 
只要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记得“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就可以了
 
支持全体教师,教师节又快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建议取消教师节,名誉上不想当弱者!
 
可笑。有哪个乡下的孩子家长给自己的老师送过钱送过啥的?有吗?拍拍良心说一下?
 
喜欢送就送一点,不喜欢送就不送,不要整天拿一些无关痛痒的事上纲上线!偷盗贪抢你不关注,整体拿教师说事,一个走向畸形的世界!
dt.gif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忙忙碌碌匆匆,

将发工资时候,最难将息,

三十二十调资,怎敌它、房价飞涨。

大款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学生。

满地试卷堆积,憔悴损,如今有何堪依?

守著清贫,独自怎生得发?

工资更兼奖金,到头来、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穷字了得!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