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推荐好书 (1人在浏览)

中蓝

大学三年级
注册
2007-09-29
帖子
872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很不错,作者用随笔的方式,给予了我们一个很平常的角度,看待民主这个跟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事物。
 
目录
   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
  权力制衡篇
  选谁都差不多
  哪怕只增百分之一的税
  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
  所谓秘诀
  动什么,不能动宪法
  君让臣下,臣可以不下
  耳朵上的记号
  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
  金融危机里的左中右
  公民社会篇
  至少还有记忆
  就这样被你笑话
  怎样保护弱势群体
  对你骂骂骂不完
  从问题到议题
  他人瓦上霜
  哗众取宠主义
  大学向左,草根向右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当美国要建柏林墙
  控制石油的什么
  敌人的权利
  民主现实主义
  美国大选贵不贵
  福利―平等篇
  他人眼中的刺
  美国的“社会主义”
  民主请客谁买单?
  建设世界一流中小学
  怎样悼念死者
  有病的政治与治病的政治
  有钱人该交多少税?
  越民主,越低效?
  病了你得管
  美国的“四项基本原则”
  谁有特权上大学
  法治-自由篇
  不告白不告
  你有什么科学依据
  你管得着吗
  先天下之急而急
  自由社会就是责任社会
  人物篇
  人民公敌在裸奔
  你好死,我赖活
  “愤青”的下场
  敢飞
  新保守主义的“哲学王”
  “美奸”克拉克
  为什么是他
  奥巴马的言与麦凯恩的行
  奥巴马会成为罗斯福第二吗?
  告别布什:新保守主义的兴衰
  后记 
 
这本书在中国已出版,在大书店可以买到,网上也可以找到,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所谓秘诀
中国的公款吃喝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了。据《t望》报道说,中国04年的公款吃喝高达37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04年中国公布的军费也就2117亿元,同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才100亿元。

这还没说公车购置、出国考察、政绩工程、高干医疗呢。

一个国内的朋友问我:中国公款消费这么严重,不知道美国有没有可以什么借鉴的治理经验?我说,美国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又谈何 治理 ?朋友又说:没有这个问题?看来美国官员真是清廉!

其实,并不是美国官员不爱免费吃喝玩乐,但是钱袋子不由他们管,而由立法机关管,他们胳膊不够长而已。在中国,政府却是自己给自己开支票,人大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审查和监督,所以不消费白不消费,消费就要大大咧咧地消费。这是个制度问题,跟个人道德水准没有太大关系 就算你现在破口大骂公款吃喝,如果有人拿一张空白支票给你,让你随便给自己填,你肯定也会往上面填个天文数字。

所以,要说美国 治理 公款奢侈消费的 秘诀 ,其实很简单:权力制衡。我们中国今天治理公款吃喝,一会儿制定 四菜一汤标准 ,一会儿 公款吃喝公示制 ,却全都治标不治本,甚至越治越病,因为治来治去都还是自己给自己开支票。立法机构真正与政府平起平坐,有效审查监督其开支,公款消费也就 断了炊 。司法机关真正与政府平起平坐,裁判越界的案例,公款消费就得提心吊胆。公众、媒体通过真正的言论自由对越界者 拳脚相加 ,公款消费者就得道德破产。所谓秘诀,不过就是这些个制衡而已。

权力制衡对于遏止挥霍公共资源真有作用吗?大家都熟悉的陈水扁案和马英九案,我就不多说了,不妨说说近两年我在美国耳染目睹的几个小例子。

一个是去年纽约州审计长阿伦・赫维斯栽的跟头。这个倒霉的州审计长,按我们中国的说法,也是个 厅级干部 了,2006年9月,却因为让他的一个手下长期给自己生病的太太开车,被揪了出来。按照法律,公车绝对不能被私用,私用就要付相关费用。虽然赫维斯为此道歉,并主动给州政府赔偿了8万多美元,州道德委员会仍然认定他 明知故犯地利用职位,为自己和妻子谋求特权 ,指控他违反了《公务员法》。当时正值美国中期选举阶段,州审计长是个民选职位,民意调查显示,赫维斯本来领先40个百分点的,一个星期之间,就掉到了12个百分点。由于当时他还没有遭到正式起诉,罪名不明朗,所以仍勉强获得连任。可是当他的案子正式进入法庭程序之后,迫于压力,他不得不还没就任就宣布辞职。07年2月,法庭宣判他有罪,虽然只判了罚款,这个 厅级干部 的政治生命,却因为公车私用而给彻底搭上了。

另一个小故事,是宾夕发尼亚州议会的 加工资 风波。05年7月的一天,宾州的议会在没有举行任何公共听证的情形下,突然通过法律,宣布给州议员涨54%的工资,同时也给本州的法官和高层行政人员涨了工资。这种行径,可以说是典型的 自己给自己开支票 。第二天州长就签署通过了该法令。结果,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当地的一个社会活动家立刻就把议会告上了法庭,认为他们这种做法 违宪 。后来,民愤越来越大,上千个人跑到州议会门口抗议示威,甚至有民间组织将议会告上了联邦法庭,指控他们 侵犯了公众的立法讨论权 。迫于民众压力,州议会只好重新投票,几乎全票同意收回原先 涨 的工资。相比中国许多官员可以随便往公共支票里填吃填喝填车填旅游,美国的公共官员在没有这一切奢侈消费的情况下,给自己填点工资都很难做到。

一个审计长因为公车私用落马,一个州议会涨上去的工资愣是给退了回去,可见权利制衡对于公款私用的影响不是子虚乌有的事。在民众这样的虎视耽耽下,议员敢给官员们留出3700亿的 接待费吗?这事够让他们下一百回台的。所以说不是美国官员们不爱吃喝玩乐,而是前有议会管着钱包,后有法院拿着手铐,四面八方都有 群众的眼睛 ,实在没有什么空子可钻而已。

事实上,权力制衡不但管制公款私用,也管制着公款公用。就算公款不给 私吞 了,也很可能被各种政绩工程、低效投资、无理补贴等等给浪费了,因此公款公用,也有一个 好刃是否用在了好刀上 的问题。05年纽约市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纽约州政府就因为民众压力,拒绝给一个对于申奥很关键的体育馆注入公共资金 公众说了,我们这缺钱的地方多了,办什么奥运啊。前一段我写过一篇 耳朵上的记号 ,阐述美国07年开启的一项拨款改革,其目的是将狭隘的利益集团化、地方主义化的拨款从美国的财政开支中清除,这同样是 预算民主化 改革的一部分。美国有一个非营利性团体,叫 公民反对政府浪费 ,专门监督那些流向不合理、不必要的 公款公用 。听听它的一些报告名称,就知道它对政府花钱多么辎珠必较: 一个新的威胁:政府资助的垃圾科学 、 YMCA:从社区服务到社区无服务 、 爱滋项目:一个泛滥成灾的浪费 虽然它的很多说法不一定对,但是让政府花钱的时候有点胆战心惊,却未尝不是好事。

甚至,民主和法治连 私款公用 也要干预。我不用公款请你,用自己的钱请你吃饭还不行吗?如果你是试图影响公共政策或者有这个嫌疑,还是不行。基本上美国所有的州对此都有法律规定,比如,康州的法律就规定,一个公职人员一年之内接受 政策游说者 的吃请不能超过50美元。又比如,06年国会通过法令,规定禁止 政策游说者 给议员提供免费旅行和吃喝。英国的政治文化也似乎与此遥相呼应,最近布莱尔去迈阿密旅行,因为住了朋友免费的豪宅,而该朋友又似乎有往英国推销唱片之嫌,好端端的一次旅行,愣是变成了一个丑闻。

最近看到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内容是两会代表在会议上睡得东倒西歪。固然,领导讲话往往具有神奇的催眠效果,而且人民大会堂的椅子可能格外舒服,但在那个庄严的大厅里,顶着人民代表的头衔,睡得憨态可掬的代表们其实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比如,仔细聆听政府预算报告的细节,并且在可疑的地方说不。
 
这是其中的一章
 
无聊!读了几十年的书了还看什么鬼书!!!!真无聊!!看到了就想睡大觉!!!!!!
 
楼主,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的话:广告的的高级形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这样介绍好书,不如将书中的价值倾向,变成自己的观点,在论坛中公表;广告效果也许更好。


另:大学向左,草根向右。改成精英向左,草根向右更贴切;大学就包括了草根,因此用大学向左不合适。      

精英向左,更能增进社会的和谐。美国在二战后,为促进和谐,安置一千多万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颁布了《退伍军人法》该法规定,退伍军人,可以一美元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以千美元为单位,这一法律,催生了千万计的退伍军人,贷款开农场,办工厂、上大学;且大学没权利拒绝这些退伍军人的求学意向(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执行),一时间,哈佛耶鲁等名校,多有携妻带儿的退伍军人在校深造,更遑论普通大学了。退伍军人法,真正让精英和草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融合,令美国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榄核型社会转变,进而整个的改变了美国社会。

精英和草根,并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划分,更多是从价值倾向、生活态度这种内心情结来划分。比如某人穷困潦倒,境况非常草根,可他内心一直认为自己超拨于普劳大众,那么就可以将他划入精英行列;精英和草根,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结!

鲁迅本来可以生活的非常精英,但鲁迅选择了老农一样的固执,因此鲁迅就非常草根,因为他认同这种草根情结。写大学向右,草根向左的先生,就非常地“精英”,不管他生存状况是草根还是精英,都非常地精英,因为他内心有强烈的精英情结。
 
嗯嗯,不错的书,值得去看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0年05月02日 Sunday, 06:39 AM)
楼主,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的话:广告的的高级形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这样介绍好书,不如将书中的价值倾向,变成自己的观点,在论坛中公表;广告效果也许更好。
另:大学向左,草根向右。改成精英向左,草根向右更贴切;大学就包括了草根,因此用大学向左不合适。      

精英向左,更能增进社会的和谐。美国在二战后,为促进和谐,安置一千多万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颁布了《退伍军人法》该法规定,退伍军人,可以一美元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以千美元为单位,这一法律,催生了千万计的退伍军人,贷款开农场,办工厂、上大学;且大学没权利拒绝这些退伍军人的求学意向(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执行),一时间,哈佛耶鲁等名校,多有携妻带儿的退伍军人在校深造,更遑论普通大学了。退伍军人法,真正让精英和草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融合,令美国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榄核型社会转变,进而整个的改变了美国社会。

精英和草根,并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划分,更多是从价值倾向、生活态度这种内心情结来划分。比如某人穷困潦倒,境况非常草根,可他内心一直认为自己超拨于普劳大众,那么就可以将他划入精英行列;精英和草根,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结!

鲁迅本来可以生活的非常精英,但鲁迅选择了老农一样的固执,因此鲁迅就非常草根,因为他认同这种草根情结。写大学向右,草根向左的先生,就非常地“精英”,不管他生存状况是草根还是精英,都非常地精英,因为他内心有强烈的精英情结。
[snapback]2959722[/snapback]​

我对书中的观点并不全赞同,只是我觉得书中有些不错的东西。或者我的水平没有达到你那个高度吧,没能将书中的价值倾向变成自己的观点,不过我相信有容乃大。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0年05月02日 Sunday, 06:39 AM)
楼主,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样的话:广告的的高级形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这样介绍好书,不如将书中的价值倾向,变成自己的观点,在论坛中公表;广告效果也许更好。
另:大学向左,草根向右。改成精英向左,草根向右更贴切;大学就包括了草根,因此用大学向左不合适。      

精英向左,更能增进社会的和谐。美国在二战后,为促进和谐,安置一千多万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颁布了《退伍军人法》该法规定,退伍军人,可以一美元为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额度以千美元为单位,这一法律,催生了千万计的退伍军人,贷款开农场,办工厂、上大学;且大学没权利拒绝这些退伍军人的求学意向(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执行),一时间,哈佛耶鲁等名校,多有携妻带儿的退伍军人在校深造,更遑论普通大学了。退伍军人法,真正让精英和草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融合,令美国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榄核型社会转变,进而整个的改变了美国社会。

精英和草根,并不是从社会地位上来划分,更多是从价值倾向、生活态度这种内心情结来划分。比如某人穷困潦倒,境况非常草根,可他内心一直认为自己超拨于普劳大众,那么就可以将他划入精英行列;精英和草根,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结!

鲁迅本来可以生活的非常精英,但鲁迅选择了老农一样的固执,因此鲁迅就非常草根,因为他认同这种草根情结。写大学向右,草根向左的先生,就非常地“精英”,不管他生存状况是草根还是精英,都非常地精英,因为他内心有强烈的精英情结。
[snapback]2959722[/snapback]​


我是个左右不分之人,我不管什么左还是右,我想了解的是这个社会的本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了解社会的本质可以让我在这个社会更好生存,了解将来发展的方向使我不至于迷路。
 
哪里有书卖?
 
文明围观!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