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4月29日报道:一切来得很突然。4月18日下午,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树仔镇政府大楼里,人们慌作一团。
原定于3点钟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的镇村联席会议,却迟迟不见镇党委书记邵远见的到来。感到不妙的工作人员从阳台爬进书记办公室,发现邵远见已经在床上昏迷不醒。
4月20日凌晨1时,经抢救无效,邵远见在电白县人民医院病逝,年仅38岁。死因被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珠网膜下腔出血”。
最后时刻
周日不休息 午休突昏迷
4月18日是星期天。虽然是休息日,但邵远见上午仍陪同有关部门领导到辖下新陂村检查工作。中午,三人一起在树仔镇政府食堂吃饭。
用餐完毕,邵远见上三楼办公室休息。
在邵远见的日程表中,下午安排的是一场树仔镇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联席工作会议。
会议开始时间已到,除了邵远见之外,其余人员悉数到场。有人拨打邵远见的手机,却无人应答。
挂职干部、电白县政协崔副主席说:“邵书记最近一直很忙,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吧。”
可是十多分钟之后,还不见邵远见下楼。大家觉得奇怪,有人上去敲门,仍然没有应答。
一种不祥之感袭上众人心头。由于书记办公室的不锈钢门难以开启,于是几个镇干部从阳台跳进房间,却发现邵远见在床上已经昏迷不醒。“呕吐物一床都是,还带着血丝。”
两天后,邵远见撒手人寰。
书记其人
生前乐助人 身后留佳声
2008年10月,邵远见离开电白县农业局党组书记的岗位,回到自己的老家树仔镇出任一把手。
4月20日,电白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对邵远见作出如下评语:“爱岗敬业,上任以来,该镇经济发展及维稳等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4月26日,电白县为邵远见举行了追思会,县里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前来为邵远见送行。
“这是对镇干部最高规格的追悼。”电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小江透露,电白县已经以“因公殉职”名义向茂名市委申请追授邵远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梁小江与邵远见相熟。梁特别交代工作人员,追思会布置现场一定要买鲜花。
在邵远见的老家,树仔镇山美村委会上前海村民小组里,村民詹建谈起邵远见,不由连声叹息。
今年39岁的詹建,是邵远见的小学同年级同学。据他回忆,以前山美小学距离下前海小组还有两三里的路程,一到下雨天,学生们都头顶着油布去上学。邵远见经常会把年纪小一点的同学拉进油布里面一起躲雨,“可见他从小便关心别人。”
邵远见已搬出老家十多年,家里的老房子则无偿提供给隔壁的陈婆婆居住。
在“电白同乡论坛”上,网友们对邵远见评价也颇高,称其英年早逝,甚为可惜。
镇治反思
权小责任大 工作超负荷
“连续五天五夜没睡觉。”树仔镇登楼村村民邵如成如此描述邵远见在4月18日之前的工作状态,“就是压力太大过劳了,他才会血压升高,导致脑瘤破裂以致去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线都要从针眼过,乡镇就是这个针眼。”电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小江之前也在乡镇政府担任过职务,对镇政府工作之繁、之难有切身体会。“上面所有的事情,都需通过镇政府来贯彻落实。”
对欠发达乡镇而言,维稳、殡改等构成了日常工作的核心,被形象地称为压在乡镇政府头上的“大山”。
以殡改为例。提起部分群众抵制火葬的种种招数,电白当地干部大多能讲出一连串生动的故事,其中有的让人哭笑不得。
曾有一位干部听说有村民去世了,马上赶到死者家中守候,督促家人把尸体拉去火化。但为了逃避政策,该死者家属却仍然坚持说“人没死”,还要装模作样地喂粥。熬到下半夜,负责干部实在困得不行时,家属则偷偷把尸体运出去土葬。
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向南方农村报记者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手中却权力有限――特别是缺乏相应的执法权,使镇政府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在领导问责制之下,乡镇官员往往疲于奔命。树仔镇党政办副主任廖伟灿说,周末上班、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镇政府官员的常态。
针对乡镇一级权小责大的现状,广东省已经开始尝试为乡镇政府扩权。2009年11月初,东莞市27个市级部门下放248项行政管理事项给石龙和塘厦两个试点镇。
与扩权同步的是减负。针对一些地方面向基层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增加基层负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全省于2008至2009年对面向乡镇街道的检查考核项目进行了清理。经过审核、清理,相关检查考核项目由原来的356项减少为29项,清理比例达90%以上。
然而,“扩权强镇”的试验目前基本上在珠三角地区进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而言,仍然是空中楼阁。
编后语:
从因用乡长茶杯喝水被拘,到上访者遭镇政府关精神病院6年,在当今的舆论空气中,不少人眼中的基层官员形象往往被与“乱作为、不作为、无法无天”等负面词汇划上等号。
然而,猝死、自杀,一个个基层官员生命的非正常逝去,也在不断拨动人们的神经。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当更多民众把目光聚焦于官员腐败、干群冲突等事件,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基层官员逐步“诬名化”的同时,对层层压力之下工作翅膀愈加沉重的镇官、村官的生存状态,则很少有人给予足够关注。
在中国现代政治结构的脱胎母体――古代官僚体制中,“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潜规则背后,“输出责任”成为高位权力的附加功能之一。在“权力重力”的层层挤压之下,基层官员则往往被迫承担“过剩责任”。
虽然扩权有可能加剧部分基层官员对权力的滥用,但权小责大的基层治理困局,已的确无法给那些肯做事的镇村干部以适当宽松的工作空间。而由此导致的焦虑心态,则可能成为基层官员乱作为的重要诱因。(来源:南方农村报)
原定于3点钟在镇政府会议室召开的镇村联席会议,却迟迟不见镇党委书记邵远见的到来。感到不妙的工作人员从阳台爬进书记办公室,发现邵远见已经在床上昏迷不醒。
4月20日凌晨1时,经抢救无效,邵远见在电白县人民医院病逝,年仅38岁。死因被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珠网膜下腔出血”。
最后时刻
周日不休息 午休突昏迷
4月18日是星期天。虽然是休息日,但邵远见上午仍陪同有关部门领导到辖下新陂村检查工作。中午,三人一起在树仔镇政府食堂吃饭。
用餐完毕,邵远见上三楼办公室休息。
在邵远见的日程表中,下午安排的是一场树仔镇全体镇村干部参加的联席工作会议。
会议开始时间已到,除了邵远见之外,其余人员悉数到场。有人拨打邵远见的手机,却无人应答。
挂职干部、电白县政协崔副主席说:“邵书记最近一直很忙,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吧。”
可是十多分钟之后,还不见邵远见下楼。大家觉得奇怪,有人上去敲门,仍然没有应答。
一种不祥之感袭上众人心头。由于书记办公室的不锈钢门难以开启,于是几个镇干部从阳台跳进房间,却发现邵远见在床上已经昏迷不醒。“呕吐物一床都是,还带着血丝。”
两天后,邵远见撒手人寰。
书记其人
生前乐助人 身后留佳声
2008年10月,邵远见离开电白县农业局党组书记的岗位,回到自己的老家树仔镇出任一把手。
4月20日,电白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对邵远见作出如下评语:“爱岗敬业,上任以来,该镇经济发展及维稳等工作有了明显进步”。
4月26日,电白县为邵远见举行了追思会,县里四套班子的领导都前来为邵远见送行。
“这是对镇干部最高规格的追悼。”电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小江透露,电白县已经以“因公殉职”名义向茂名市委申请追授邵远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梁小江与邵远见相熟。梁特别交代工作人员,追思会布置现场一定要买鲜花。
在邵远见的老家,树仔镇山美村委会上前海村民小组里,村民詹建谈起邵远见,不由连声叹息。
今年39岁的詹建,是邵远见的小学同年级同学。据他回忆,以前山美小学距离下前海小组还有两三里的路程,一到下雨天,学生们都头顶着油布去上学。邵远见经常会把年纪小一点的同学拉进油布里面一起躲雨,“可见他从小便关心别人。”
邵远见已搬出老家十多年,家里的老房子则无偿提供给隔壁的陈婆婆居住。
在“电白同乡论坛”上,网友们对邵远见评价也颇高,称其英年早逝,甚为可惜。
镇治反思
权小责任大 工作超负荷
“连续五天五夜没睡觉。”树仔镇登楼村村民邵如成如此描述邵远见在4月18日之前的工作状态,“就是压力太大过劳了,他才会血压升高,导致脑瘤破裂以致去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线都要从针眼过,乡镇就是这个针眼。”电白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小江之前也在乡镇政府担任过职务,对镇政府工作之繁、之难有切身体会。“上面所有的事情,都需通过镇政府来贯彻落实。”
对欠发达乡镇而言,维稳、殡改等构成了日常工作的核心,被形象地称为压在乡镇政府头上的“大山”。
以殡改为例。提起部分群众抵制火葬的种种招数,电白当地干部大多能讲出一连串生动的故事,其中有的让人哭笑不得。
曾有一位干部听说有村民去世了,马上赶到死者家中守候,督促家人把尸体拉去火化。但为了逃避政策,该死者家属却仍然坚持说“人没死”,还要装模作样地喂粥。熬到下半夜,负责干部实在困得不行时,家属则偷偷把尸体运出去土葬。
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向南方农村报记者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手中却权力有限――特别是缺乏相应的执法权,使镇政府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在领导问责制之下,乡镇官员往往疲于奔命。树仔镇党政办副主任廖伟灿说,周末上班、超负荷工作已经成为镇政府官员的常态。
针对乡镇一级权小责大的现状,广东省已经开始尝试为乡镇政府扩权。2009年11月初,东莞市27个市级部门下放248项行政管理事项给石龙和塘厦两个试点镇。
与扩权同步的是减负。针对一些地方面向基层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增加基层负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全省于2008至2009年对面向乡镇街道的检查考核项目进行了清理。经过审核、清理,相关检查考核项目由原来的356项减少为29项,清理比例达90%以上。
然而,“扩权强镇”的试验目前基本上在珠三角地区进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而言,仍然是空中楼阁。
编后语:
从因用乡长茶杯喝水被拘,到上访者遭镇政府关精神病院6年,在当今的舆论空气中,不少人眼中的基层官员形象往往被与“乱作为、不作为、无法无天”等负面词汇划上等号。
然而,猝死、自杀,一个个基层官员生命的非正常逝去,也在不断拨动人们的神经。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当更多民众把目光聚焦于官员腐败、干群冲突等事件,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基层官员逐步“诬名化”的同时,对层层压力之下工作翅膀愈加沉重的镇官、村官的生存状态,则很少有人给予足够关注。
在中国现代政治结构的脱胎母体――古代官僚体制中,“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潜规则背后,“输出责任”成为高位权力的附加功能之一。在“权力重力”的层层挤压之下,基层官员则往往被迫承担“过剩责任”。
虽然扩权有可能加剧部分基层官员对权力的滥用,但权小责大的基层治理困局,已的确无法给那些肯做事的镇村干部以适当宽松的工作空间。而由此导致的焦虑心态,则可能成为基层官员乱作为的重要诱因。(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