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123456789
学前班
- 注册
- 2008-11-24
- 帖子
- 76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中国近万亿元养老产业亟待激活 可提供千万岗位
2009年09月08日07:3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养老改革】委员呼吁养老金标准挂钩GDP 公务员养老一并改
近万亿元养老产业亟待激活
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广阔商机。
据权威专家测算,全国1.69亿老年人口可撬动1万亿元规模养老产业,但由于目前产品种类少、服务层次低等“软肋”,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亟待激活。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对于我国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产业蕴含万亿商机
家住南昌市贤士二路的吴鼎勇老人今年63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弯不下腰,行动非常不便,一直想买一个适合的坐便器,但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这类老人设计的坐便器。无奈之下,女儿只好找来一个木匠,做了一把高脚木椅,将中间掏空做成一个坐便器。
据全国老龄办城市养老服务调查,目前我国老年人总的服务需求满足率仅为15.9%,还有84.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保障与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麻凤利说,老年群体是“夕阳人群”,但养老产业却是“朝阳产业”。养老产业不仅指服装、拐杖等单个商品,还包括养老机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需求大、供给小;产品门类少、层次低等“软肋”,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消费需求。如美国专门生产老年用品的厂家有1000多家,一把老年人乘坐的轮椅就有上百种,国内则很少。
专家指出,养老产业是个龙头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彩电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550多万张。以平均每张床位6万元的建设成本,光床位建设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康复设施、培训基地等,还可拉动至少1500亿元的投资。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已成为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居民消费能量逐渐释放,老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他预计到201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这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化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的现代化,还将有力助推我国“绿色GDP”的增长,再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黄金期”。
千万就业岗位亟待挖掘
刚毕业于济南市平阴县卫校护理专业的张凡华,今年5月在济南市老年休养康复中心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成为康复中心的一名护工,每月工资800元。“今年学校就业形势不是很好,能够找到这份工作我很满意。”她说。
济南市老年休养康复中心负责人张兆军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建有200多张养老床位,已吸纳10多人就业。如果全部住满,还可解决30多人就业。
山东省老龄办事业处处长王照奎介绍,作为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300万,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5万名专业护理人员,但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只有5万人,缺口巨大。
当前,我国养老护理员非常缺乏,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王振耀说,我国现有3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至少需要1000万个专兼职护理员,而目前全国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才2万人,就业空间很大。
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广,可吸纳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包括护理员、生理理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王振耀认为,这些岗位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将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大学生面临就业难,若每年有10万名大学生进入养老产业,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养老的服务水平。
加强政策扶持培育产业市场
专家建议,面对我国养老产业的万亿市场潜力和千万就业空间,亟待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老年用品研发机制,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完善养老保障网络,提振群众消费信心。
――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所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都要减免各项配套费。针对目前国家对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明确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给予水电气等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
――加大融资帮扶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养老产品生产企业、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加快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规范养老市场发展。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中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性的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资格鉴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促进队伍稳定。
“银发潮”带来经济风险
10年老年人口增长5000万,现正以年均近一千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超预期,全方位冲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能成为制约未来我国发展的重大风险。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充分的国际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中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人口专家预计,到2013年左右,我国劳动力数量不再增长,2015年左右,我国将转入“人口负债”期,这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而养老负担日益加重,依赖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态势将出现逆转。有经济学家称,老龄化加速将推高劳动力成本,从而威胁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目前已经出现国际资本因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保障体系脆弱,“老有所养”缺乏支撑。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高龄津贴等养老保障制度,但是整体保障水平偏低。民政部的统计显示,全国1.69亿老年人中除去已获得制度性保障的离退休人员和城乡低保人员,至少还有8000万老年人口完全依赖自我保障。“如此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有所养’缺乏支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
此外,老年人口激增也使国家在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将不断加重。据全国老龄办测算,我国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而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研究表明,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在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重的上海,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于社保基金中养老、医疗费用支出巨大,造成社保基金严重穿底,仅2008年全市社保基金缺口就达17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200亿元。
创办民营养老机构“婆婆太多”
7月初,记者走进武昌区康馨老年公寓,看到四层楼上下住了五十多位老人,护理员一片忙碌。这是武汉第二机床厂下岗工人高辉创办的第二所老年公寓,他说,两处公寓共接收近百位老人,但还难以满足需求,想进来的还排着长队。
记者调研发现,我国近年来养老服务事业有所发展,但与老龄化进程加速、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不相适应,养老资源紧缺,服务水平低下,体制机制滞后等矛盾相当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浙江一位民办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创办的养老公寓是当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试点,但在创办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婆婆太多”,受计划经济下几十年老习惯的影响,有些部门认为社会福利事业是政府的事,不可能社会化,怀疑企业参与这些事是“动机有问题”,因此处处设防。他们办起事来,就像唐僧取经一样,一家一家的跑,还常常碰壁。
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向记者反映,作为民办福利机构,虽然国家政策表示要给予支持,但目前基层政府和部门管的多,服务的少。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民办养老院还处于投资阶段,有的靠租用的民房仓库、对闲置房屋进行改建,存在环境差、设施陈旧简陋的问题。建筑设计不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如楼梯过陡过窄,或者只有单面扶手等,且往往因缺乏资金无力改建或因受场地限制难于扩建。另外,民办养老院的服务相对落后,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工作人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理员往往服务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老人,使老人无法得到精心照料。
一些民营养老机构还反映,国家对福利机构用地、用水用电的优惠在多数地方成了一纸空文。记者在北京汇晨老年公寓了解到,该机构用电至今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仍是按非民用电价格收费,一年电费就高达200多万元。公寓对入住老人却还是按居民用电每度0.4元收取,中间的差价只能企业自己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16%,农村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15.2%。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无力满足社会需求。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介绍,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为1.69亿,养老床位约250万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不仅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约70张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也低于有些发展中国家如罗马尼亚、巴西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20至30张的水平。
2009年09月08日07:30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养老改革】委员呼吁养老金标准挂钩GDP 公务员养老一并改
近万亿元养老产业亟待激活
快速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广阔商机。
据权威专家测算,全国1.69亿老年人口可撬动1万亿元规模养老产业,但由于目前产品种类少、服务层次低等“软肋”,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亟待激活。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对于我国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产业蕴含万亿商机
家住南昌市贤士二路的吴鼎勇老人今年63岁,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弯不下腰,行动非常不便,一直想买一个适合的坐便器,但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这类老人设计的坐便器。无奈之下,女儿只好找来一个木匠,做了一把高脚木椅,将中间掏空做成一个坐便器。
据全国老龄办城市养老服务调查,目前我国老年人总的服务需求满足率仅为15.9%,还有84.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保障与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麻凤利说,老年群体是“夕阳人群”,但养老产业却是“朝阳产业”。养老产业不仅指服装、拐杖等单个商品,还包括养老机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需求大、供给小;产品门类少、层次低等“软肋”,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消费需求。如美国专门生产老年用品的厂家有1000多家,一把老年人乘坐的轮椅就有上百种,国内则很少。
专家指出,养老产业是个龙头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老年用品、餐饮、医疗、房地产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彩电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而现在只有约250万张,缺口达550多万张。以平均每张床位6万元的建设成本,光床位建设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康复设施、培训基地等,还可拉动至少1500亿元的投资。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9亿,且以每年近千万的速度增加,已成为潜力巨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居民消费能量逐渐释放,老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他预计到201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这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化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的现代化,还将有力助推我国“绿色GDP”的增长,再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黄金期”。
千万就业岗位亟待挖掘
刚毕业于济南市平阴县卫校护理专业的张凡华,今年5月在济南市老年休养康复中心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成为康复中心的一名护工,每月工资800元。“今年学校就业形势不是很好,能够找到这份工作我很满意。”她说。
济南市老年休养康复中心负责人张兆军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建有200多张养老床位,已吸纳10多人就业。如果全部住满,还可解决30多人就业。
山东省老龄办事业处处长王照奎介绍,作为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山东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300万,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5万名专业护理人员,但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只有5万人,缺口巨大。
当前,我国养老护理员非常缺乏,专业化服务水平低。王振耀说,我国现有3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至少需要1000万个专兼职护理员,而目前全国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才2万人,就业空间很大。
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广,可吸纳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包括护理员、生理理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王振耀认为,这些岗位如果能够得到充分挖掘,将有效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大学生面临就业难,若每年有10万名大学生进入养老产业,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养老的服务水平。
加强政策扶持培育产业市场
专家建议,面对我国养老产业的万亿市场潜力和千万就业空间,亟待政策激活和市场培育。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老年用品研发机制,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完善养老保障网络,提振群众消费信心。
――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所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都要减免各项配套费。针对目前国家对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明确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给予水电气等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
――加大融资帮扶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养老产品生产企业、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加快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规范养老市场发展。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中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建立专业性的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资格鉴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促进队伍稳定。
“银发潮”带来经济风险
10年老年人口增长5000万,现正以年均近一千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超预期,全方位冲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能成为制约未来我国发展的重大风险。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充分的国际竞争优势。然而,随着中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人口专家预计,到2013年左右,我国劳动力数量不再增长,2015年左右,我国将转入“人口负债”期,这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而养老负担日益加重,依赖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态势将出现逆转。有经济学家称,老龄化加速将推高劳动力成本,从而威胁中国在低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目前已经出现国际资本因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保障体系脆弱,“老有所养”缺乏支撑。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农村五保供养、高龄津贴等养老保障制度,但是整体保障水平偏低。民政部的统计显示,全国1.69亿老年人中除去已获得制度性保障的离退休人员和城乡低保人员,至少还有8000万老年人口完全依赖自我保障。“如此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有所养’缺乏支撑。”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
此外,老年人口激增也使国家在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方面的负担将不断加重。据全国老龄办测算,我国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而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研究表明,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在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重的上海,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于社保基金中养老、医疗费用支出巨大,造成社保基金严重穿底,仅2008年全市社保基金缺口就达17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200亿元。
创办民营养老机构“婆婆太多”
7月初,记者走进武昌区康馨老年公寓,看到四层楼上下住了五十多位老人,护理员一片忙碌。这是武汉第二机床厂下岗工人高辉创办的第二所老年公寓,他说,两处公寓共接收近百位老人,但还难以满足需求,想进来的还排着长队。
记者调研发现,我国近年来养老服务事业有所发展,但与老龄化进程加速、社会养老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不相适应,养老资源紧缺,服务水平低下,体制机制滞后等矛盾相当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浙江一位民办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创办的养老公寓是当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试点,但在创办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婆婆太多”,受计划经济下几十年老习惯的影响,有些部门认为社会福利事业是政府的事,不可能社会化,怀疑企业参与这些事是“动机有问题”,因此处处设防。他们办起事来,就像唐僧取经一样,一家一家的跑,还常常碰壁。
不少民办养老机构向记者反映,作为民办福利机构,虽然国家政策表示要给予支持,但目前基层政府和部门管的多,服务的少。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民办养老院还处于投资阶段,有的靠租用的民房仓库、对闲置房屋进行改建,存在环境差、设施陈旧简陋的问题。建筑设计不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如楼梯过陡过窄,或者只有单面扶手等,且往往因缺乏资金无力改建或因受场地限制难于扩建。另外,民办养老院的服务相对落后,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工作人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一个护理员往往服务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老人,使老人无法得到精心照料。
一些民营养老机构还反映,国家对福利机构用地、用水用电的优惠在多数地方成了一纸空文。记者在北京汇晨老年公寓了解到,该机构用电至今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仍是按非民用电价格收费,一年电费就高达200多万元。公寓对入住老人却还是按居民用电每度0.4元收取,中间的差价只能企业自己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16%,农村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占15.2%。养老服务设施数量不足,无力满足社会需求。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介绍,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为1.69亿,养老床位约250万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不仅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约70张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也低于有些发展中国家如罗马尼亚、巴西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20至30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