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浮山
学前班
- 注册
- 2007-10-20
- 帖子
- 37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0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04/20/t20140420_2688506.shtml调查称9成地级市争建新城新区 或形成“死城”
2014年04月20日 15:5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杜放)12个省会城市拟建55个新城新区,其中一个城市就要建13个,“空城”“睡城”“死城”等现象频现……记者从1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新城新区发展论坛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日前调查显示,90%的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新区,部分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建成区的7.8倍。
专家认为,盲目贪图“经营城市”,各地新城“千城一面”,城市与产业发展脱节,均成为造城热的新推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需警惕新城无序建设发展,平衡规划与实际需求。
90%地级市争建新城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19日在上海表示,我国城市老城区容纳力有限的同时,新区建设出现服务业发展低下、可持续发展机制不足及“空城”“睡城”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2013年调查12个省、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调查发现,90%以上的地级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此外,12个省会城市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有一个省会城市就要新建13个城区。
不仅如此,部分新城新区规划面积逐年增加。上述调查显示,某西部省会城市提出建3个新区、5个新城,总面积是现有建成区面积的7.8倍。又如,郑州市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已规划的郑东新区却达150平方公里。
“新城热”正从省会向地级市、县级市逐渐下移,县域及开发区内新城建设也在升温。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孟庆轩认为,仅靠人为意志城市难以建成,新城扩张规划盲目。“甚至几十平方公里内出现多个新城,新区间已在税收、补贴等方面互相竞争。”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新区新城已成为补贴竞争的一类“生力军”。比如,去年四季度,连续亏损的*ST黑豹发布四次获得政府补贴公告。其中旗下控股子公司收到安徽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税局补助627万元,助其成功“保壳”。
贪多图大可能形成“死城”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市发展究竟摊大饼好,还是点状布局城市群,已是部分新区面临的两难。”陕西西咸新区研究院院长李应济说。
专家认为,目前新区建设不乏隐患:一是大兴土木,以大为贵。“大城小区”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城市数个新城功能重叠、重复建设。大马路、大立交、大人工湖、大喷泉、大广场比比皆是,欧陆风情、仿古风格相互模仿。
“这种大尺度、大生态的空间,将导致服务业发展成本过高,可能形成‘死城’。”李铁说。
二是密集投建,多头竞争。城市“摊大饼”带来的路网交通投入不菲。孟庆轩认为,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融资投资的方向,“建城欠债”正时有发生。
“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这意味着现在中国一倍的人口也装得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由于规划脱离实际,各个新区为招商引资互相压价,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三是出现“空城”“睡城”等现象。“新城热”蔓延,背后不乏举债建设―出让土地―抬高地价的“经营城市”做法。东京大学教授周牧之认为,中西部人口转移到沿海地区的同时,一些新城发展仍只有住宅这一单一模块。既不符合市民需求,也有悖国际城市演进的规律。
城镇化并非“造城运动”
如何“造城”才能更合理?李铁认为,城市发展应当以沿着功能区自然蔓延为主,而不是人为规划为主。历史上大部分新城市不是规划形成,大部分是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
据介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由1987年的29个增加到2010年的140个,增长3.8倍,其中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0增到6个。河北冀南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德进认为,各地新城发展水平不一,但终究离不开产业和人口需求,脱离需求发展存在盲目性。
专家认为,新兴城镇化仍需重基础保障,新城高端化不切实际。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认为,根据目前测算,全国进城农村转移人口约2.4亿―2.5亿人。考虑进城意愿、落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预期到2020年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占进城农村人口的1/3左右。
“不过,2012年我国人均占地面积已达132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仍在扩大。”李铁认为,城市扩张中,方式亟待更具产业布局等科学性,更重可持续发展。
2014年04月20日 15:5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本稿][字号 大 中 小][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杜放)12个省会城市拟建55个新城新区,其中一个城市就要建13个,“空城”“睡城”“死城”等现象频现……记者从19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新城新区发展论坛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日前调查显示,90%的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新区,部分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建成区的7.8倍。
专家认为,盲目贪图“经营城市”,各地新城“千城一面”,城市与产业发展脱节,均成为造城热的新推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需警惕新城无序建设发展,平衡规划与实际需求。
90%地级市争建新城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19日在上海表示,我国城市老城区容纳力有限的同时,新区建设出现服务业发展低下、可持续发展机制不足及“空城”“睡城”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2013年调查12个省、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调查发现,90%以上的地级市正在规划建设新城新区。此外,12个省会城市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有一个省会城市就要新建13个城区。
不仅如此,部分新城新区规划面积逐年增加。上述调查显示,某西部省会城市提出建3个新区、5个新城,总面积是现有建成区面积的7.8倍。又如,郑州市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已规划的郑东新区却达150平方公里。
“新城热”正从省会向地级市、县级市逐渐下移,县域及开发区内新城建设也在升温。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孟庆轩认为,仅靠人为意志城市难以建成,新城扩张规划盲目。“甚至几十平方公里内出现多个新城,新区间已在税收、补贴等方面互相竞争。”
以A股上市公司为例,新区新城已成为补贴竞争的一类“生力军”。比如,去年四季度,连续亏损的*ST黑豹发布四次获得政府补贴公告。其中旗下控股子公司收到安徽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税局补助627万元,助其成功“保壳”。
贪多图大可能形成“死城”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市发展究竟摊大饼好,还是点状布局城市群,已是部分新区面临的两难。”陕西西咸新区研究院院长李应济说。
专家认为,目前新区建设不乏隐患:一是大兴土木,以大为贵。“大城小区”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城市数个新城功能重叠、重复建设。大马路、大立交、大人工湖、大喷泉、大广场比比皆是,欧陆风情、仿古风格相互模仿。
“这种大尺度、大生态的空间,将导致服务业发展成本过高,可能形成‘死城’。”李铁说。
二是密集投建,多头竞争。城市“摊大饼”带来的路网交通投入不菲。孟庆轩认为,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融资投资的方向,“建城欠债”正时有发生。
“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这意味着现在中国一倍的人口也装得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说,由于规划脱离实际,各个新区为招商引资互相压价,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三是出现“空城”“睡城”等现象。“新城热”蔓延,背后不乏举债建设―出让土地―抬高地价的“经营城市”做法。东京大学教授周牧之认为,中西部人口转移到沿海地区的同时,一些新城发展仍只有住宅这一单一模块。既不符合市民需求,也有悖国际城市演进的规律。
城镇化并非“造城运动”
如何“造城”才能更合理?李铁认为,城市发展应当以沿着功能区自然蔓延为主,而不是人为规划为主。历史上大部分新城市不是规划形成,大部分是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
据介绍,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由1987年的29个增加到2010年的140个,增长3.8倍,其中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0增到6个。河北冀南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德进认为,各地新城发展水平不一,但终究离不开产业和人口需求,脱离需求发展存在盲目性。
专家认为,新兴城镇化仍需重基础保障,新城高端化不切实际。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认为,根据目前测算,全国进城农村转移人口约2.4亿―2.5亿人。考虑进城意愿、落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预期到2020年城镇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占进城农村人口的1/3左右。
“不过,2012年我国人均占地面积已达132平方米,人均占地面积仍在扩大。”李铁认为,城市扩张中,方式亟待更具产业布局等科学性,更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