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11-01
- 帖子
- 10,291
- 反馈评分
- 48
- 点数
- 71
见证一场奇迹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
从温州被“召唤”回来,一觉睡到中午,百骸俱散,神经痛楚。破碎的画面,繁杂的细节,仍在脑中回旋,哄哄作响,不吐不快。
那么离奇而惨烈的事故,那么混乱而荒唐的救援,那么含糊而心虚的调查,那么冷漠而丑恶的善后……好吧,这一切的发生,就是个奇迹。
周六晚事故发生,星夜兼程,周日早上不到5点赶到事发地双屿镇。距离现场还有一段约2公里的土路,一夜下雨路面泥泞不堪,那时候,一路有众多同行在这条路上向着现场前进,还有人干脆脱了鞋子,赤脚踩在泥泞中,很感动。
尽管已经见过不少灾难现场,但动车相撞还是第一次,虽经一夜的救援清理,现场仍然让人无比震撼:地上掉落着破碎的车头,半空中悬挂着离体的车厢,高架桥隔离墩被撞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试想一下,一辆钢铁列车,以超过100码的时速,一头撞上另外一辆列车,稍微懂得一点物理学的人,都能想象出,那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能量。号称“子弹头”的和谐号动车,正如一颗急速飞行的子弹,正面击中了前面静止的同伴。巨响之后,钢铁破碎,残骸飞舞,那是一种怎样惨烈的景象?
第一批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是生活在周边的居民,以及在附近厂里打工的民工。黑夜,下雨,电闪,雷鸣,善良的居民和农民工兄弟光着膀子,赤着胸膛,踩着泥泞,冒着风雨,冲过来了。他们用肩背,用人抬,用车送,抢救出了第一批伤者。
然而,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是,最早的农民工兄弟将伤员送到附近医院的时候,医院并没有热情接纳,而是要操着外地口音的农民工先交押金。热血的胸膛,瞬间被浇得透心凉。
在救援力量越来越多涌入时,其实现场已经发生了混乱,事发地是一个狭小的地方,只有一条泥土路出入,来往救援车辆形成拥堵。一个司机告诉我,当晚11点多的时候,他还从市区拉了交警去现场维持交通,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近3个小时!
当晚的新闻发布会,堪称史上最混乱的发布会,或许没有之一。从晚上9点钟一直拖到10点40分,就是为了等王某人坐飞机从北京赶过来。在这场发布会上,发布者乱了方寸,媒体也失去了冷静,空气中充斥着竭斯底里的情绪,会上也诞生了无数经典语录,诸如“请给我一点信心”、“你们相信吗,反正我信”、“这是个奇迹”“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失序的场面,愤怒的喊叫,带哭腔的抗议,人仰马翻的混乱,还有发言人格格不入的强颜欢笑,力图用诚意动人最终食言而去的狼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诡异和混乱。因为场面的失控,电视直播画面也先后被切断。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指挥方的现场处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重型工具砸碎车头,挖坑掩埋,其后又要用吊车将桥上残留的事故车厢吊下。拜托,地震救援也有黄金72小时一说,此时距离事发还不到24小时,就能擅自宣布没有生命迹象,然后动用铲车、切割机毁坏车厢?就算是眼睛看不到生命,但还有那些失踪人口是不是要再找找?再退一步说,就算是全都死光光了,那些留在车厢内的遗体,也应该留点尊严吧。就算是日本人,面对汶川地震救援挖出来的遗体,不也集体鞠了个躬么?
如此的草率,如此的欠缺人性!那个卡在车厢,还不到3岁的小伊伊,若不是一位特警队长的坚持,已经成了这样“粗暴式”救援的牺牲品。还有那些尚在车厢,未被发现的遇难者们,不管是生是死,铲车之下,切割之中,岂有完卵?
君不见,平阳人周先生找到爱妻遗体,已经面目全非,他提一桶清水为妻子洗脸,擦拭的,分不清是水,还是泪;绍兴人杨先生痛失5名亲人,救出的遗体大多残缺不全,他声声控诉,字字带血……该怎样去面对他们的眼神?
如果这一切只是为了尽快抢修通路,恢复通车的话,那么,确实创造了奇迹。距离如此特大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事发段已经具备了通车条件。明媚阳光下,新的子弹头在桥上飞驰而过,驶过这片灾难地;桥下,它的兄弟残骸还静卧于此,成为废墟。或许,废墟之中还有阴魂。
除了被大力宣扬的光辉救援,还有相关部门“竭尽全力”的善后。只可惜,几天来我在各家医院和家属安置点看到的,却几乎全是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照顾伤员,为他们端茶递水,洗衣送饭,联络家人。即使连出行用车,也是贴着温州车迷会的电话。
能看到的,仅仅是相关部门组织了57个工作组,一对一接待死难者家属,尽快与他们达成赔偿协议。甚至,只要快,还有奖励。
25日夜,温州世纪广场,数万人齐聚于此,点燃蜡烛和孔明灯,为逝者哀悼;远隔数百里的杭州,也遥相呼应,烛光祭奠,诵诗寄情,这都是人性的力量。
每一场灾难总会让人泪流满面。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错误的反思之心是人之为人的闪亮点。灾难之后,最基本的是让逝者得到尊重,让伤者得到治疗,让亲者得到抚慰。然后,让真相得以昭示,让错误得到惩罚,让未来得到警戒。
而不是,给每条逝去的生命,贴上一个价码,然后,连同谎言和真相,道德与责任,整改与反思,一同掩埋。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采访后记
从温州被“召唤”回来,一觉睡到中午,百骸俱散,神经痛楚。破碎的画面,繁杂的细节,仍在脑中回旋,哄哄作响,不吐不快。
那么离奇而惨烈的事故,那么混乱而荒唐的救援,那么含糊而心虚的调查,那么冷漠而丑恶的善后……好吧,这一切的发生,就是个奇迹。
周六晚事故发生,星夜兼程,周日早上不到5点赶到事发地双屿镇。距离现场还有一段约2公里的土路,一夜下雨路面泥泞不堪,那时候,一路有众多同行在这条路上向着现场前进,还有人干脆脱了鞋子,赤脚踩在泥泞中,很感动。
尽管已经见过不少灾难现场,但动车相撞还是第一次,虽经一夜的救援清理,现场仍然让人无比震撼:地上掉落着破碎的车头,半空中悬挂着离体的车厢,高架桥隔离墩被撞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试想一下,一辆钢铁列车,以超过100码的时速,一头撞上另外一辆列车,稍微懂得一点物理学的人,都能想象出,那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能量。号称“子弹头”的和谐号动车,正如一颗急速飞行的子弹,正面击中了前面静止的同伴。巨响之后,钢铁破碎,残骸飞舞,那是一种怎样惨烈的景象?
第一批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是生活在周边的居民,以及在附近厂里打工的民工。黑夜,下雨,电闪,雷鸣,善良的居民和农民工兄弟光着膀子,赤着胸膛,踩着泥泞,冒着风雨,冲过来了。他们用肩背,用人抬,用车送,抢救出了第一批伤者。
然而,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是,最早的农民工兄弟将伤员送到附近医院的时候,医院并没有热情接纳,而是要操着外地口音的农民工先交押金。热血的胸膛,瞬间被浇得透心凉。
在救援力量越来越多涌入时,其实现场已经发生了混乱,事发地是一个狭小的地方,只有一条泥土路出入,来往救援车辆形成拥堵。一个司机告诉我,当晚11点多的时候,他还从市区拉了交警去现场维持交通,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近3个小时!
当晚的新闻发布会,堪称史上最混乱的发布会,或许没有之一。从晚上9点钟一直拖到10点40分,就是为了等王某人坐飞机从北京赶过来。在这场发布会上,发布者乱了方寸,媒体也失去了冷静,空气中充斥着竭斯底里的情绪,会上也诞生了无数经典语录,诸如“请给我一点信心”、“你们相信吗,反正我信”、“这是个奇迹”“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失序的场面,愤怒的喊叫,带哭腔的抗议,人仰马翻的混乱,还有发言人格格不入的强颜欢笑,力图用诚意动人最终食言而去的狼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诡异和混乱。因为场面的失控,电视直播画面也先后被切断。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指挥方的现场处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重型工具砸碎车头,挖坑掩埋,其后又要用吊车将桥上残留的事故车厢吊下。拜托,地震救援也有黄金72小时一说,此时距离事发还不到24小时,就能擅自宣布没有生命迹象,然后动用铲车、切割机毁坏车厢?就算是眼睛看不到生命,但还有那些失踪人口是不是要再找找?再退一步说,就算是全都死光光了,那些留在车厢内的遗体,也应该留点尊严吧。就算是日本人,面对汶川地震救援挖出来的遗体,不也集体鞠了个躬么?
如此的草率,如此的欠缺人性!那个卡在车厢,还不到3岁的小伊伊,若不是一位特警队长的坚持,已经成了这样“粗暴式”救援的牺牲品。还有那些尚在车厢,未被发现的遇难者们,不管是生是死,铲车之下,切割之中,岂有完卵?
君不见,平阳人周先生找到爱妻遗体,已经面目全非,他提一桶清水为妻子洗脸,擦拭的,分不清是水,还是泪;绍兴人杨先生痛失5名亲人,救出的遗体大多残缺不全,他声声控诉,字字带血……该怎样去面对他们的眼神?
如果这一切只是为了尽快抢修通路,恢复通车的话,那么,确实创造了奇迹。距离如此特大事故发生不到24小时,事发段已经具备了通车条件。明媚阳光下,新的子弹头在桥上飞驰而过,驶过这片灾难地;桥下,它的兄弟残骸还静卧于此,成为废墟。或许,废墟之中还有阴魂。
除了被大力宣扬的光辉救援,还有相关部门“竭尽全力”的善后。只可惜,几天来我在各家医院和家属安置点看到的,却几乎全是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照顾伤员,为他们端茶递水,洗衣送饭,联络家人。即使连出行用车,也是贴着温州车迷会的电话。
能看到的,仅仅是相关部门组织了57个工作组,一对一接待死难者家属,尽快与他们达成赔偿协议。甚至,只要快,还有奖励。
25日夜,温州世纪广场,数万人齐聚于此,点燃蜡烛和孔明灯,为逝者哀悼;远隔数百里的杭州,也遥相呼应,烛光祭奠,诵诗寄情,这都是人性的力量。
每一场灾难总会让人泪流满面。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错误的反思之心是人之为人的闪亮点。灾难之后,最基本的是让逝者得到尊重,让伤者得到治疗,让亲者得到抚慰。然后,让真相得以昭示,让错误得到惩罚,让未来得到警戒。
而不是,给每条逝去的生命,贴上一个价码,然后,连同谎言和真相,道德与责任,整改与反思,一同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