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求职不容易 (2人在浏览)

小号

副教授
注册
2005-08-15
帖子
1,916
反馈评分
69
点数
71
求职不容易,找对方法才能更好工作!特转发几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了解五种求职方式

--------------------------------------------------------------------------------

各地举办的招聘会正如火如荼,其中,不难发现,拥挤在人群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独在异乡的求职者,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机会,但同时,初到陌生的城市求职,如何安顿自己,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都变得同样重要。求职者面对五花八门的求职形式要有所了解才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网上求职方便又无奈

典型事例:“大四下学期,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招聘会。时间、精力、金钱花了不少,简历也投了一大堆,工作却始终没着落。”华北电力大学电气系毕业的小朱,今年7月毕业后辗转来到了北京寻找人生新的起点。“后来我索性就制作了电子简历,在求职网站疯狂投递。虽然最后有回馈的单位极少,但还是找到了工作。”小朱说,“我们班至少有95%的同学都通过网上投电子简历,找工作。”

利弊:相较于现场招聘会的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只要手指轻动无疑惬意舒适得多。海量的招聘信息,美观的简历模板,便捷的简历投递,可以实现“秀才不出门,求得天下职”的梦想。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的强大优势,众多企业也首选在网络发布招聘信息,静待贤才上门。但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上信息不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伪劣产品”。所以求职者要时刻睁开慧眼辨别真伪。

成功率:调查显示网络招聘成功率在10%左右。

费用:不用交通费和制作简历费用,只需交纳上网费并保持耐心就可以了,根据上网的方式和时间可以是几元钱到百余元不等。

现场招聘会效率不太高

典型事例:“想起招聘会的拥挤心里就发怵。”联合大学的小王为了找工作,专场或者非专场,应届或者社会的招聘会都参加了不下十几场,她说,找工作所坐的公交车次数都超过了大学四年的总记录了。虽然小王如此“勤奋”,但让他失望的是自己相中的大公司大企业交流之后让他等通知后就杳无音信了。此外还有接到一些单位面试通知时,他却由于没有记住单位信息,错失了几次机会。总结教训之后小王改变了战略,目前他正在等待一个面试结果。“心里忐忑,但是多个机会总比没有强。”

利弊:用人企业和应聘者可以直接进行了解和交流,节省了企业和应聘者的时间,但是通过这一渠道在招聘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可能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摩肩接踵的应聘者看到的只是满天飞舞的简历,而没有机会与用人企业搭话更不用说攀谈,更让应聘者担心的是现场招聘会容易流于形式,成为企业的形象展示台。

成功率:据不完全统计,传统综合性招聘会的成功率在15%左右。

费用:距离招聘会远近,制作简历“档次”和份数,以及参加招聘会门票金额,加在一起20元左右到几百元不等。

职业介绍中心比较靠谱

典型事例:“他们会主动给我联系工作单位,还会提供就业指导,不会担心受骗。”去年毕业的小刘是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她在某职业介绍中心登记后发现,相比大型综合招聘会,中介机构的服务更周到,不仅可以进行需求信息查询和个性化推荐,工作人员会根据她简历情况做就业指导并介绍相应的求职单位。“这让我感觉比较踏实。”小刘说中心先后给她推荐了12家用人单位,经过挑选,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与其中一家公司签约,并很快办理了相应手续并上了各种保险。

利弊: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业介绍所等机构扮演着双重角色,既为企业选人,也为求职者挑选工作单位。他们推荐的单位都经过筛选,用人单位“质量”有保证,上岗之后的相应保障也不必担心,而且费用低廉。但通常提供的单位数量有限,而且提供的岗位以中低层次居多,所以很多大学生会觉得没有很大的诱惑力,担心“大材小用”。

成功率:根据对职位的挑剔程度而定,如果不挑剔招聘成功率比较高,5%到20%左右。

费用: 通常免费登记求职。

亲朋介绍还挺好使

典型事例:小陈是某重点大学环境工程06届毕业生,父母均担任外省某煤矿企业重要领导,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他却有一股倔脾气,自己父母早在他上大二时,便商量为其选好出路,可都被他拒绝。从正式毕业的前三个月起,他就摩拳擦掌地来到北京准备找工作,简历是请专业设计师策划的,然而投递出去却也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撞上一家小公司肯给我面试机会,最后还是出局,理由是专业太冷门。”最后还是父亲亲自出马找到了“老交情”,而小陈的工作也就尘埃落定了。

利弊: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非常有限,所以通过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找工作就成了有效的途径。招聘名额有限的同等条件下,可能被优先录用。但是,靠关系找到的工作往往不被很好珍惜,求职范围较窄,而且今后竞争越来越公平,还是自己去求职可以有较宽的选择空间。

成功率:根据亲戚远近、“人脉”的“硬度”、自身的条件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成功率5%到25%。

费用:具体到花费的现金数额,就要看对方能为求职者提供什么职位和与求职者的关系,动辄上千上万并非罕见,但若有很强势的“人脉”关系,也可能分文不花。

毛遂自荐有点像“赌博”

典型事例:“我是来应聘的,能不能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安徽小伙王磊今年7月北京某大学自动化系毕业后留京谋职,先后去过几次招聘会和大学生就业之家,向中意的公司投递多次简历无果后,他决定主动上门“请缨”。并先后造访了不下10家单位,大多数企业拒绝他的理由都是“暂无招聘计划”,或者“你所申请的职位与你的专业能力不匹配”。但是今年10月,就在王磊决定放弃的时候,在一家公司门口遇到了总经理来视察分公司情况,他抓住了这次机会。“经理认为我这个人比较实在又有闯劲,便给了我试用的机会。”

利弊:这种方法可以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企业,并且事先可以对公司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但是有较大的难处,因为你很难找到与那些大集团、大公司老板会面的机会,你很可能要锲而不舍花上几星期,甚至更多时间,对方才肯见面。

成功率:1%。根据辛苦的程度、软磨硬泡的功夫、自身的条件以及运气有可能会提高。

费用:几十元到千余元不等。视自荐企业层次、数量、自身装备以及需要磨破嘴跑断腿的功夫而有变化。

三个专业就业相对容易

根据人事局发布的今年第二、三季度北京市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可以看出,信息电子、机械仪器仪表、国际贸易依然属于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相对容易,而计算机软件也是第三季度较好就业的专业之一。

以下北京今年引进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的紧缺专业也是求职者的很好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及自动化、建筑工程、信息与通信系统、汽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道路与桥梁工程、临床医学、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和市场营销。

“求职”旅社瞄准大学生

“找地方住比找工作还辛苦。”湖北的小张是华东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2007届毕业生,由于找工作的时间不固定,住旅馆太贵,而短期租房子又没有,无奈只好住在了阴冷的地下室。

记者了解,上个月北京新开了一个专门为大学生求职开设的职达求职旅社。在求职旅社居住者要求必须是大学生,按床位算大多数都是每天20元钱,住宿条件相当于宾馆,同时还可以获得随时更新的求职信息和相应就业指导。新搬入的小张说:“感觉像大学宿舍,大家还可以一起交流找工作的心得。”

15秒看一份简历

据专家介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停留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秒。所以应聘者在制作简历时应该以简洁为主,适当注意社会实践成果的描述,并针对不同的公司,内容应有所侧重。网上求职要有针对性地发简历。

在面试时,言谈举止要得体,不要为了显示自己的信心而过分表现,更不要言过其实。(汤慧梅)
 
求职避开面试装6禁忌

--------------------------------------------------------------------------------

社会新鲜人若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可千万不可马虎,谨守“社会新鲜人衣着的六大禁忌”,就能通过最后一首关卡,成功踏入职场。

求职旺季年后就要来临,社会新鲜人踏出校门的第一项挑战,就是面试。就业率逐年创新低,职场竞争激烈,应征面试,衣着装扮可不容马虎。穿上合宜的“面试装”,可让自己在应对进退之间更有信心。

社会新鲜人若能得到面试的机会,可千万不可马虎,谨守“社会新鲜人衣着的六大禁忌”,就能通过最后一首关卡,成功踏入职场。

禁忌1:脏污和皱褶

a脏、破旧、皱得像酸菜干的服装,也许很“酷”,但绝对不适合穿去面试,如此装扮会让人觉得你个性吊儿郎当,没有诚意。此外,时下流行仿脏污、故意抓皱褶的前卫风服装,也不适合。

禁忌2:装可爱或太花俏

你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特爱“与众不同”,疯狂迷恋粉红色系的娃娃装……。忍下来,这场面试决定你的一生,暂时把内心里的“粉红狂”收起来,把身上的粉红娃娃、缤纷花朵、绒毛玩具、公主发夹一一取下,乖乖去面试吧!

禁忌3:浑身名牌

参加面试,衣着装扮的确要花钱打点,但不代表就得要浑身名牌。浑身名牌,常会给人“败家”、“个性娇纵”、“不肯吃苦耐劳”的负面印象,就算是应征精品业的工作,也不必如此。不过,拎一只材质好一点的名牌包,是被许可的,但最好品牌的Logo不要太明显。

禁忌4:太过性感或裸露

你的身材可能非常性感火辣,但在面试时,最好还是包紧一点,以免火辣的身材,蒙蔽了面试官的眼睛,只看见你的身材,没看到你的才华。

禁忌5:不化妆或过度浓妆艳抹

也许你是自然主义者,不爱化妆,但面试时,最好还是上点妆,适当遮住黑斑、雀斑和黑眼圈,让自己的气色好一点。不过太过浓烈的浓妆艳抹也不合适,会让你显得太过匠气,也要避免。

禁忌6:露趾鞋

流行的“露趾鞋”,一直是时尚圈争议的焦点。虽然很多人认为露趾鞋已可登大雅之堂,国外女星甚至还穿去赴宴呢!不过,专家还是建议能免得免,因为你不知在面试场合上,会不会遇上八股又思想老旧的面试官。
 
六大职场陷阱的自我防范术

--------------------------------------------------------------------------------

发布日期:2007-06-19 来源:劳动报

据某专业网站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70%的求职者遭遇过职场陷阱。试用期结束即失业、要工作先付钱、说是合同制却成劳务工……面对如此种种的职场陷阱,求职者自身防范很重要。在此,我们就六类常见职场陷阱的辨别应对给出提醒,以供参考。

学法律:不因“试用”丢权益

表现:公司终年招人,新进的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试用期的结束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结束。原本用来增进相互了解而协商约定的考察期如今成了许多求职者难以名状的隐痛,双向的试用原则更多地沦为企业方的霸王决断和对求职者的苛求,求职者不禁要问:试用期,难道这就是尽头?

提醒:如今,试用期时遭遇不公已是职场上的常见现象,面对莫名其妙的“变相辞退”,不少人只能是有苦说不出。事实上,求职者在选择所要加入的公司前就应该做好功课。其中,了解招聘公司历年招收员工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公司以前的招聘情况,例如录取比例数等,以便得知该公司的用人方式。如果该公司以前就存在试用期后很少留用员工的情况,或是该公司频繁地招人、换人,那么求职者就要警惕了,尽量避免陷入其中。

再者,在试用期间,劳动者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是最为关键的,首先要了解与试用期有关的法律规定。我国劳动法的相关条款中明确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公司有为员工缴纳四金的义务。如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应在试用期最后一天劳动者下班以前通知劳动者,过了这个时间,应认为劳动者已经试用合格,转为了正式员工。如果老板借试用之名不与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求职者可通过举报投诉来维权,而且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诸如此类的法律法规,劳动者知道得越详细,其权益就越有保障,不会陷入公司设置的陷阱中无可奈何。因此,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试用期期限和在此期间的待遇,若有疑问,及时向法律部门咨询,使自身的权益得到最全面最大程度的保障。

对于《劳动法》中出现的录用条件,劳动者不能任凭单位说了算,有些不规范企业可能利用“暗箱操作”、“内部控制”等方式,变着法子解除劳动合同,对此,有关法律人士建议,劳动者可以依据招聘广告的内容为录用条件,仔细了解公司对其试用期考核的标准和评断方式,无论最终的考核成绩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一个复杂的综合考核结果,或是上级或指导人的评语,劳动者都有权知道。同时,用人单位也都有法定的义务对试用期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并保留相应的文件。

勤考察:培训广告不轻信

表现:宣传广告上花好稻好地写着培训学校师资雄厚,“国内名师”、“专业权威”……名头一个比一个大,待到真正开课时,才发觉广告中的名师不见踪影,名不见经传只要经过包装,一样可以冠上名家称号;除此之外,广告信息夸夸其谈,“保证全部合格”的承诺下得轻而易举,课时严重缩水,缴了学费顿觉上当的学员只剩叹息:培训学校,想说爱你不容易。

提醒:随着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求职者不辞辛劳地奔走“充电”,想通过各类“证书”提高自身“含金量”,这造就了一个繁荣的培训市场,但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优劣参差不齐,在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培训学校前,最好仔细查阅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是否资质齐全等,也可以向周围参加过该校培训班的学员了解教学情况,总之,选择那些有资质、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相对比较有保障。报名前,不妨再提前打个电话咨询或者前去学校考察一番。因为通过咨询、实地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培训公司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可以核实该培训机构是否正规。通常正规的培训公司,其咨询人员的回答也都具备专业知识。

若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不要轻信宣传广告所说的效果如何之好,越是肯定、诱人的承诺越需要提防,也不要盲目相信资格证书,因为很多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实战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证书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你有了证书别人就会给你职位,在选择培训时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护荷包:变相押金不埋单

表现:“恭喜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请先缴纳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话没说两句,先给你开帐单,各类费用的来头说得有鼻子有眼,工作尚未定论,荷包率先不保,要想得到工作似乎这金那金的一样不能省,而事实上,金钱大多打了水漂,工作逼得你自己开口说退出,最后剩下的只是: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分我的钱财。

提醒:在应聘过程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对此,职业顾问认为凡是简单聊两句,草草应付面试后就说你被录用的招聘企业,往往重视的是你的“财”而不是“才”。求职者应聘时要掌握好一个原则,即不要在应聘的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等行为。因此,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在签订合同的同时,缴纳抵押金、风险金等以防止就业者违约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求职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大胆地提出拒绝,不要相信单位给出的适时退款的承诺,“如果用人单位连国家的规定都不遵守,他们怎么会遵守对求职者许下的其他承诺呢?”如果求职者已缴纳了此笔费用,有权在进入用人单位后随时要求予以返还。也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细思量:认清蛊惑不上当

表现:每次搜索招聘网站,总能看到这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不知道是因为公司用人的要求太高,还是这个社会真的缺乏他们需要的人才,他们似乎永远都招不到理想的员工,疑惑中却不知企业如此行为,意不在招人,目的是宣传,此时惊呼: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提醒:企业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招聘广告有隐性宣传的作用,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因为当一个企业需要招聘很多人时,在求职者心目中,该企业一定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公司通过招聘储备人才,应聘单位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诸如此类的招聘广告实质都是在为自己的企业打响知名度。遇到此类情况,求职者要有充分的辨别力,首先,在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张贴招聘启事或终年招聘的单位要尽量避而远之,因为他们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招人,而是让你知道公司的存在;其次,此类的招聘广告往往对所需人才的必备条件简而化之,却对能给予的福利、薪酬夸夸其谈,以此来吸引足够的眼球,面对这样的诱惑,求职者完全没必要蠢蠢欲动,因为不合理所以不真实。

且留心:免受蒙骗坏心情

表现:说明招聘“合同制”,录用后却变“劳务工”;明明是招聘销售经理,进去后却被告知实际就是推销员甚至传销者……应聘时说好的工作在录取后全然变了个模样,用人单位总能用各种歪理、借口解释实际与招聘广告不相符合的原因,而应聘者有了工作却坏了心情,吃了哑巴亏也只能说:门外的人想进来,门内的人想出去。

提醒:仔细分析之下,此类移花接木的假招聘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由于实际情况和招聘张贴出的情况不相吻和,招聘信息一般都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没有明确注明,比如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等;其次面试过程极为草率,面试官似乎对你的专业、能力不感兴趣;刚面试完即被告知录用,但劳动合同却拖拉着迟迟不签,被录用的职位与原先应聘的职位不符,对方还会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双方口头、书面约定的合同中有明显的不公平条款。知道了它们的共性,就能从形形色色的招聘中辨别出真伪,分析招聘信息的详略、观察面试官的专业性、经常回顾、体味一下自己从应聘到被录取的整个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环节,不要被得到工作的激动冲昏了头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留备份:“知识产权”拒盗用

表现:应聘单位在笔试、面试后没了消息,而自己曾经提出的策划方案却在该公司的产品、活动中出现,求职者纳闷,不曾成为公司的员工,何时曾为他们打工,到那时,方才醒悟,招聘是幌子,“召集”创意是实质,不得不感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招聘单位的心思我猜不透。

提醒:在现在“智力产品”高价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维护越来越被人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创意领域,应聘者的成果被盗用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法律专家建议应聘者在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应该长个心眼,可以准备好两份,一份用于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并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的归属。除此之外,应聘者出于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维护,在提交策划案时最好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声明可以是:“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大学生求职需严防“陷阱”

--------------------------------------------------------------------------------

发布日期:2007-04-23

随着六七月就业高峰的来临,毕业生开始为求职而奔波忙碌。太原晚报记者深入太原市就业指导中心、市劳动监察等部门,采访到求职者的种种遭遇和专家建言。希望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多听、多问、多看、多想,避免就业路上的陷阱。

险入“传销道”

实例:小王是中北大学通讯专业的毕业生,即将毕业时,小王将求职信息发到了几个大型人才网。信息发出不久,广州一家电子公司给他打来电话,说他的情况符合条件,想对小王进行深入了解,近半小时的通话,对方不停地就组织过什么活动提问。通话结束时,对方留下了公司网址。挂掉电话后,小王立即浏览了该公司网站,了解到该公司是销售电脑配件的。小王对技术员的职位相当满意,3天后,他主动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对方说正要联系小王进行面试,嘀一声电话录音开始……小王顺利“闯”过面试,并与公司谈妥了3000元的月薪。公司要求小王一个星期内必须到广州报名。就在上火车的前一晚,小王在网上无意搜到了一则消息,“一个毕业生应聘到广州一家电子公司后,被公司人员安排到一间封闭的小屋内,强迫其接受传销知识,毕业生砸破了玻璃才逃离”,相似的求职经历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的贾主任提示:若接到不熟悉或未投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再去面试。若一个单位长时期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被扣“身份证”

实例:某高校法律专业的大专生小李即将毕业,为了尽快还清助学贷款,小李找到了一家职介中心,希望尽快找一份高薪工作。职介以介绍工作为由,将小李的身份证等证件扣了下来,给小李介绍了一个跑长途货运的工作。可小李看过工作环境后,发现与职介描述的相差甚远,便要求职介退还他的身份证等证件,可职介却提出让小李给他们800元的介绍费,才能拿回抵押的证件。无奈下,小李报了警。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贾主任告诉求职者,找工作尽量到正规的招聘会,如各大高校每年定期举办的招聘洽谈会。切记,不要将自己的任何证件交给职介或用人单位,也别将自己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透露出去。

收取“保证金”

实例:小李是陕西某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久前她回到太原老家找工作。在一次大型招聘会,她看到了某培训机构招聘中文教员的广告,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800元,转正后每月底薪1000元,同时有代班提成。小李觉得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很不容易,便毫无犹豫地投了简历,参加了面试、笔试。然而,签约时,公司却要求她交纳3000元的保证金,说是避免她在短期内跳槽,保证金在两年后返还。

建议: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称,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不得有欺诈行为或采用其他方式谋取非法利益。而且,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给求职者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骗交“培训费”

实例: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智,与不少同专业的毕业生一起参加了某保险公司下属培训中心教员的招聘考试,小智很快通过了笔试,并顺利参加了面试。一番面试后,公司已经决定录用小智。但是,被录用之前,小智要先进行保险业务培训,并要小智掏100元的培训费,小智感到纳闷,应聘的是教员职位,可为何要参加保险业务培训,公司对此解释为新来的员工都要到公司基层锻炼。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贾主任说,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根据规定,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者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高职”作诱饵

实例:小王是某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他和同学一起应聘一家颇具规模的保险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职位。通过递交简历、笔试、面试后,他们被录取了。然而,一到公司,公司便要求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保险业务培训,随后,公司让他们拉业务,而且,之前许诺的工资待遇也完全变了样。对此,公司解释说新人都应熟悉公司业务,到基层去锻炼一下,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掉进了招聘陷阱。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贾主任说,求职时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却强调无需经验,这里面肯定大有猫腻。有一些招聘单位虽在招聘广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种职位,其实这些职位都是做业务的,甚至没有底薪。

采访结束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有这些遭遇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毕业生一看到招聘单位打着高薪、高职的招牌后,便迫不及待地投简历、参加面试、签合同。有的被骗后,忍气吞声,还有的因缴纳违约金而负债累累。他们希望求职者在对招聘单位有疑问时,应及时到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或市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和反馈情况,获取帮助,切忌盲目应聘。
 
对职场常见10陷阱永远说“不”

最需防范的十大求职陷阱

1、试用陷阱:以新招人员替代试用期满人员

2、培训陷阱:以招聘为名为培训学校拉生源

3、实习陷阱:利用“实习”名义使用廉价劳动力

4、收费陷阱:招聘过程巧立名目收取各类费用

5、侵权陷阱:以考察为名,无偿占用设计成果

6、广告陷阱:招聘信息做广告,不是招人是卖货

7、名称陷阱:招聘名称诱人,实际工作气人

8、保险陷阱:录用先考保险代理执业证,进来全当保险代理

9、劳务陷阱:先说招聘“合同制”,录用后变“劳务工”

10、推销陷阱:招聘“销售人员”,实为推销、传销工作

在3.15来临之际,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通过为期一周的“我最需防范的十大求职陷阱”评选调查活动,评选出了人们在求职中常遇到的“10大求职陷阱”,试用期陷阱、培训、实习陷阱等榜上有名。

对此,笔者精选了读者在求职中普遍遇到的3大陷阱,结合在职场中出现的一些案例,采访了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副主任丁峰、以及上海市华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萱,以期给读者一些警示和建议。

[培训陷阱警示]

日前一项有关培训陷阱的调查显示,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培训陷阱的人群中,普遍反映培训市场上存在着以下4大陷阱:

陷阱1: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

调查显示,约有34.8%的人认为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故意扩大培训的效果,比如保证考试通过、保证找到工作等,结果学员去培训的时候才发现,实际的效果与宣传相差甚远。

陷阱2:培训老师名不副实

有20.8%的人表示培训老师名不副实。有许多培训师资的抬头都非常大,但当学员奔着这些名师去培训的时候,结果却被告知,这些名师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上课了,临时更换成别的老师。要么师资的名声很响,但上课内容不过如此。

陷阱3:培训学校不够规范

觉得培训学校不够规范的占19.3%.许多机构没有教育资质也盲目开课,培训时间屡屡更改、培训师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成体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到学员去投诉时,发现培训机构已人去楼空。

陷阱4:培训证书有水分

有17.5%的人认为培训证书有水分。目前,各种各样的证书鱼龙混杂,许多机构为了吸引学员,故意夸大证书的含金量。

另外,还有7.6%的人反映培训的课程安排相当混乱。在遭遇培训陷阱之后,大约69%的受害者会选择寻找相关部门进行投诉,18.5%的人则直接找到培训机构当面理论,只有12.5%的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

[专家提醒]

■联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军杰

不少培训班的广告都承诺“名校名师”授课,而等到真正开课时,“名师”却临时换人,承诺无法兑现。读者如果碰到这个情况完全可以为自己维权,可以向主办单位索赔学费,因为主办者在媒体上打出广告,读者依此报名,支付学费,双方之间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

主办单位擅自变更授课老师、随意夸大培训内容等,违反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欺诈,听讲者完全可以要求其作出赔偿,并退还学费。

在此也提醒大家,目前最好选择那些有资质、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比较有保障。报名前,不妨提前打个电话咨询或者前去当面咨询。因为通过咨询,不仅可以了解到培训公司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可以考查该培训机构是否正规。通常正规的培训公司,其咨询人员的回答也都具备专业知识。

若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也不要盲目相信资格证书,因为很多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实战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证书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你有了证书别人就会给你职位,在选择培训时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三大求职陷阱警示]

试用陷阱

试用期原本是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对方而约定的考察期,然而却成了很多用人单位降低人工成本、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这类陷阱的表现形式通常有4种,既单方面延长试用期、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永远"不合格、试用期间不缴纳四金等。

永远没有终止的“试用期”

张小姐半年前通过网络求职,应聘某贸易公司的行政专员工作。经过面试后被单位录用。在签订合同时,劳动合同上明确写明合同期限为1年,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薪资为1200元,转正后为2000元,还有其他福利。试用期间,单位不给张小姐缴纳四金,待正式转正后,再办理录用手续,同时补缴3个月试用期的四金。但就在试用期快要结束时,张小姐却接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说张小姐的工作能力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单位招到了更合适的人员。由于单位以张小姐没有转正为由,没有办理录用手续,所以连试用期3个月的四金单位都没给缴纳。后来,张小姐无意间发现该公司仍然在招聘行政专员。

[专家提醒]

试用期解约不能太随便

专家指出,“试用期陷阱”一般多发生在一些小型企业。求职者因对国家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而导致上当受骗。

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公司有帮员工缴纳四金的义务。即使老板不愿意与试用工签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

另外,根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意辞退求职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所以,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录用条件。

收费陷阱

近年来,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谋取钱财,采用招聘的途径,通过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培训费、押金或服装费等,从而获取不当得利。

招聘是虚揽财是实

郑先生是某网络学院计算机信息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收到漕溪路上的一家网络技术公司发出的面试的通知,岗位是网络技术工程师。参加面试时,该公司自称是某大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并告知郑先生,由于上岗的员工都需要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所以,凡是新进来的人都需要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录用,培训费用是800元。郑先生由于对该岗位的技能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是大公司的分公司,所以对此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但当培训结束后,郑先生却被该公司以条件不符、考试不合格等原因而不予录用。当郑先生就此事咨询该公司的母公司时,才知这家网络技术公司与他们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方知自己受骗。

[专家提醒]

应聘时不缴费或抵押证件

不要在应聘的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劳动保障部2000年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等行为。由此看来,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在签订合同的同时,缴纳抵押金、风险金等以防止就业者违约的做法是不合法的。若求职者已缴纳了此笔费用,有权在进入用人单位后随时要求予以返还。也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监察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侵权陷阱

近来,在一些专业技术和创意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智力陷阱”。极少数单位以招聘为名,在收集求职者资料和组织面试的过程中,要求求职者提供成果展示,并以此窃取求职者劳动成果。

笔试还是“免费劳动”?

刘先生软件专业毕业,已经有5年的工作经验。今年,由于工作环境不如意等诸多原因,准备跳槽,到某软件公司应聘程序员。该软件公司有四五十人规模,薪酬每月8000元,对此,刘先生觉得比较满意,是自己想要去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流程非常严格,初试合格后,进入笔试阶段。笔试内容是使用JAVA语言,上机编写一段程序,时间不限,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但不能相互交流,只要能完成目标。在一个面试的房间里,共有8名求职者,每个人的试题不同,几个年轻人无意中发现,看似8段程序,其实恰巧能整合成一个项目……

笔试结束后,刘先生再也没有接到消息。据了解,其他的几个求职者也没有得到回音。

[专家提醒]

自己的策划案最好附上“版权声明”

类似遭遇“智力陷阱”,也就是劳动成果被招聘方以招聘为由而窃取智力成果的情况时有发生。“智力陷阱”是指以招聘为名无偿占有应聘者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创意,甚至知识产权。专家提醒求职者,在不能判断招聘单位真实意图,又想取得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主要方式有:

1、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

2、提交策划案时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最好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降低求职成本


武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谢平刚参加完地处广州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面试后,又北上南京参加江苏广电的面试。

经历了“无数次”简历筛选、初试和笔试后,这是谢平接到的唯一一个“二次面试”的机会。抱着“有戏”的想法,他精心“包装”了自己。然而,坐了10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后,等待他的面试只有2分钟,之后便杳无音信。多方打听后他了解到,接到江苏广电“二次面试”电话的有近70人,而最终被接收的也就10人左右。可是为了这2分钟,谢平竟花了500多元钱。

如谢平一样正在遭遇就业难的大学生,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成本,已经不堪承受。大学生求职成本攀升的原因是什么?几乎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又该如何降低求职成本?专家认为,大学生应理性求职,不可“病急乱投医”。

异地求职:以金钱为代价换机会

通过对不同地域毕业的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异地求职成本相对较高,比就近求职的大学生求职成本往往多一倍甚至更高,多出的费用主要是参加用人单位的考试而付出的交通费和食宿费。

吴扬莉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她的求职费用如下:交通费、食宿费:2000多元,服装费:400元,简历打印费:200元,人际关系费:300元,报考国家公务员:150元+买书70元。合计3000多元。

“在我的求职费用中,交通费占了很大比例,其中包括去北京参加某证券报的笔试,去深圳参加一个用人单位的实习,但最后都没达成签约意向。”吴扬莉说起这些颇感无奈。

吴扬莉理想的用人单位北京和广东居多。有的用人单位笔试和面试地点都不在武汉,但是对毕业生来说,每一个就业机会不敢轻易放弃,所以花在交通费和食宿费上的开销就很大。

为了节约求职成本,吴扬莉放弃了去北京一家单位的笔试机会。她说:“虽然在北京可以住在我同学那里,但是昂贵的路费承担不起。”

中山大学文学院的博士袁瑾则没有为求职的成本发愁。她的求职单位都在广东省内,而且定位很明确,多为高校。她只做了十几份简历,投出去的不到5份,试讲的交通费也仅在100元以内。现在的她已经在广州某高校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企业“撒网捕鱼”,大学生“广种薄收”

针对求职成本不断攀升之势,不少高校倡议,大学生要“绿色”求职,要对简历瘦身。简历瘦身可以解决问题吗?

记者调查发现,造成大学生求职成本越来越大,其中简历的费用只占求职成本的小部分,求职者花费最多的是交通费以及为用人单位“精挑细选”而付出的面试、实习花费。

吴丽艳是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由于应聘的单位多为公司,所以花在服装上的费用有500多元,即使意向单位多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但所花的交通费也高达六七百元。

像吴丽艳这样最终也没有和外地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求职者不在少数。用人单位是“你爱来不来”的姿态,求职者则抱着“去了还有机会,不去则一点希望都没有”的心态无可奈何地自费去参加各种笔试、面试和实习。

用人单位这种“撒网捕鱼”的招聘做法,客观上增加了大学生的求职成本。

还有的企业借高校宣讲会“作秀”,宣传自己是真,招聘是假。记者常常在一些大学生招聘会后,看到随处丢弃在地的学生简历。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人单位这种不尊重大学生应聘的行为需要改进。不管是从企业自身的形象上,还是从节约社会成本上考虑,用人单位都应该在招聘中更人性化一些。目前不少有实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反而为大学生考虑得更多。”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降低求职成本

广州某企业人力资源部李小姐告诉记者:“其实求职成本攀升,责任也不全在用人单位。有的大学生自身就业目标不明确,找工作也是‘广撒网’。用人单位耗时耗力招聘,最终却遭遇大学生毁约。所以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慎重考察求职者对企业的‘忠诚’。”

“改变不了用人单位,那你就得改变自己。”熊丙奇建议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降低求职成本。

熊丙奇说,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成长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大学生的求职指导也只停留在技巧、包装层面,不注重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我,合理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正因为自我定位不清,大学生在就业中没有清晰的目标和重点,盲目出击“广种薄收”,将一份简历复印多份,奔赴各地的招聘会,赶场子分发给各用人单位。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能把责任全归于学生,但是学生也可以为降低求职成本有所作为。”熊丙奇建议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成功率低的单位要敢于放弃,盯紧适合自己综合实力的单位。

据北大教育学院的调查研究,学校帮助和学生的就业费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学校的就业服务提高一个层次,可以使每位大学生大约节省80元。所以,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也是降低大学生求职成本的一个方法。
 
求职大学生:骑驴找马也要心中有数

--------------------------------------------------------------------------------

大四女生张灵正坐在地铁上翻看同学们推荐的求职“圣经”――一本名叫《骑驴找马》的书。今天下午要面试的工作并不是她理想中的“骏马”,可是为了留在北京,她只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

“骑驴找马”的意思是先就业再择业。近两年来,这一观念在毕业生中非常流行。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承担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显示,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在接受调查的3456人中,有44.2%的2006届毕业生持这种态度。

用人单位不甘心只做“培训基地”

正在某律师事务所试用的王玉告诉记者,先就业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态度。“我们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不能再靠家里养活了。所以越临近毕业,大家找工作的要求就越低。”可是,尽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屈就”,企业却不一定愿意“笑纳”这些人才。

在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主管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另一种则强调,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想法,高流动率会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有HR(人力资源主管)专门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们这里不是培训基地,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工更有甚者,近期来上海开会的英国权威职业规划咨询专家SheilaSemple女士建议,要解决年轻人就业时的迷茫问题,应该从3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3岁听起来早了点,可是我们的大学生通常是23岁才开始职业规划。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职业起跑晚了20年。

有些毕业生心态习惯还没毕业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意见分歧,暗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调查数据显示,“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5.47%)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实际上,被访的企业表现得比学生更焦虑,56.3%的用人单位迫切希望求职者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岗位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对社会缺乏了解”是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二大不满。

4月12日,在央视工作的一位节目策划人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对工作“完全不开窍”。有个实习生,跟她大半年了,有一天忽然跟制片人抱怨说“很闲”,“没事儿可做”。消息反馈回来,忙得够戗的这位节目策划人真晕了,忍着愤怒把实习生叫过来:“你告诉我,什么是市场推广?”实习生倒也不含糊:“不就是发发信吗?”

用人单位青睐的是对工作有热情、有能力、能担当责任的人。可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学生的心态和习惯。已经毕业一年的小军告诉记者,他们单位曾经有一位硕士生因为没有自己冲厕所的习惯被领导勒令“卷铺盖滚蛋”。小军的同事们都觉得纳闷,“自立是一个人走入社会的基本能力,这也需要企业培训吗?”

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沟通是鸡同鸭讲

国内某调查公司的HR陈女士最近刚结束今年的招新工作。她告诉记者,企业最关心的是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怎么样?他能为企业做什么?而正在找工作的王玉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关心的是,你能给我多少钱?“如果你给我的钱不够我生活,那我不是在这儿浪费时间吗?我们很希望能在面试前就知道这个工作底薪是多少,可是每次都是面试到最后一轮才会谈到薪酬的问题。”

在陈女士看来,和王玉这样的学生沟通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薪酬体系,但是我们要通过几轮的面试才能搞清楚你到底值多少钱?”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