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盐业沧桑600年 (1人在浏览)

DBLOV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1-20
帖子
1,918
反馈评分
4
点数
61
电白盐业沧桑600年

  我市群众食盐,大多产于电白。
  据有关资料记载,电白生产盐早于明朝洪武二年前。当时只是农民个体自发地煮制,直至明朝洪武二年,电白盐才正式纳入官方管治,从这时算起,电白盐业也有635多年历史了。
  电白盐早年制作,只在海边滩涂上,垒起灶来,把海水舀入铁锅中,用柴火煮制。后来,发展到在海滩上,把海沙铺平,形成高低错落的梯形状,先让太阳蒸发海水,待海沙加热后,再纳入海水过滤蒸发浓缩,这样一次次过滤,一次次蒸发,浓缩成盐。由于过滤像漏斗一样,因而也叫做漏。这个“漏”即是现在的盐田,一直沿用了几百年。到近代,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便将海边滩涂一块块地圈围起来,把原来漏的海滩面积扩大,把漏的形式改为自然排灌,级级落差,用太阳蒸发卤。有的滩涂改成沙石池板,这种制盐方式,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一直沿用至今。至了六七十年代,由于有了电器化,国家又投资将这些盐田技改扩建,将原先的一小块一小块,连成一体,建成一片,并安装高低压电网,使盐业生产制作工艺走向了机械化、机械化。目前,电白盐场有盐田生产面积1700多顷,年原盐产量7000吨,成为广东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
  电白盐的质量,在广东盐业更是首屈一指。当地流传着:“沙琅豉油西厂盐”的民谣。西厂(即盐灶)是电白盐的发源地。早在很久以前,西厂盐就以其洁白晶莹,颗粒均匀,无沙净洁而出名。解放后,电白盐的质量更上一层楼。1958年,电白盐曾以“质量第一”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如果~~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