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7-09-13
- 帖子
- 428
- 反馈评分
- 10
- 点数
- 1
广东电白供销社欲独霸2亿农资市场
2009-05-03 17:56:13 南方农村报 | 发表评论(7) | 正文背景色:
电白县供销合作社与挂靠在供销系统的农资店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南方农村报》去年11月8日头版以《骗收许可证推农资配送》为题,报道了电白县供销合作社借口换发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设局要挟挂靠在本系统的农资店签订“霸王协议”,试图垄断当地农资市场一事。至今,双方对峙半年之久的僵局仍未打破。最近,电白县工商局对各农资店开展一年一度营业执照年审工作,农资店若无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就不能通过年审,甚至还面临被没收产品、吊销执照的后果。
无许可证不予年审
在部队服役7年的李迪(化名),1969年退伍后进入电白供销社下属企业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工作,1998年下岗。2001年,在原公司领导的帮助下,他带着同样下岗的儿子开了家农资店。在农资行业混了40多年的李迪,对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都相当在行,被当地农户称为“植物的医生”。他不但销售农资,还能提供农技服务,生意一直红火。
可李迪最近却无心打理生意。3月中旬以来,电白县工商管理部门先后3次来到他的农资店,要求他快拿齐营业执照、身份证、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到辖区工商所办理年审手续。
李迪也多次带着营业执照、身份证来到辖区工商所,但均被告知没许可证无法年审,李无功而返。
4月22日,记者以农资店主的身份来到李所在辖区的工商所,询问有关年审事宜。工商所戴姓科员说:“年审需带齐三证,缺一不可。”
据望夫、下洞等镇农资经销商反映,供销社去年把许可证收回去,要求签了“霸王协议”才把许可证退还的态度一直没改变,现在许可证这一关就把年审卡死了。
4月23日,电白县府办主任邓伟斌表示,将把协议书送交司法局审查。
供销社欲独占市场
据了解,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称农资公司)始建于1951年,在电白经营农资数十年,形成了上至农资生产厂家,下联镇村、农户的购销网络,业务曾拓展到高州、湛江农垦等地,扩张期营业额超亿元,但近年来经营不善,业务开展举步维艰。
2006年9月,马观水出任农资公司经理。10月,高景旺由陈村镇长一职调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刚上任的高景旺了解到县农资市场相当混乱,坑农害农骗农现象常有发生,而农资公司经营也困难重重,于是多次与马交流,希望整合农资公司的购销网络,一起合作开展农资配送连锁业务。农资公司以为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为此马观水起草了《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资连锁网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供销社多次修改后,递交给县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马观水称,对报告中修改了哪些内容并不知情。
当供销社递交的可行性报告定稿后,马观水和农资公司的职工们才发现,高景旺所指的农资配送并不是和他们公司一起操作,而是引进了广东澳华达投资有限公司等民间资本筹建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有限公司(下称农资配送公司),而高曾多次邀请马担任农资配送公司的经理,但遭到马拒绝。
至于为何撇开农资公司,高景旺称农资公司负债累累,供销社也无资金开展业务,唯有引进投资。而投资方认为农资公司债务多,不肯接手,只好成立新公司。
2008年1月15日,坐落于电白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农资配送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企业类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投资者分别为广东澳华达投资有限公司、电白县供销合作社和李志航,实缴出资额分别为600万、200万、200万。
县供销合作社只占20%的股份,但注册资料却显示是国有控股。电白县工商管理局主管注册登记的李忠诚副局长对为什么会是国有控股无法解释,让记者咨询注册登记股的工作人员,而注册登记股梁燕梅股长却说,需查企业资料后再告知。
时隔一周。4月30日,记者致电梁股长,她以主管副局长已休假、没指示、不能随便查询企业资料为由,拒绝采访。
高景旺对于国有控股也无法解释。高说其实供销社一分钱没出,那200万都是由其他投资者垫的,“人家肯投资,说白了就是看重我们的网络资源”。据高景旺估计,电白每年耗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金额为2.17亿元,如农资配送公司能运作起来,可占领2亿元的市场份额。不少经销商认为正是这个巨额蛋糕,才使供销社欲通过霸王条款来垄断市场。
供销社五改“霸王协议”
4月8日,农资公司49名职工代表齐集县供销社,在楼梯、会议室门前贴满了抗议书,抗议书称高景旺侵犯农资公司经营自主权,不准该公司经营农资商品,农资配送公司盗用他们名称,属违法侵权。
梁股长认为农资公司有经营自主权,任何人无法阻止该公司合法经营,农资配送公司与农资公司属于重名,会责令其改变,但不是侵权,梁表示,当时批准这名称主要是为了配合县政府的农资配送。
高景旺说:“我从没说过不允许他们经营,相反还鼓励他们自主经营。”但供销社却对外称,农资配送公司才是唯一合法的。农资公司职工对此反驳,我们也是供销社下属企业,怎么就不合法了?
与此同时,供销社还把农资公司90多家万村千乡加盟店和属下网络划归农资配送公司,并通过许可证要挟农资店只能从农资配送公司进货。
其实这些都是供销社利用行政权力为谋利铺路,不少经销商说。
对此,高景旺强调,下一步将会理清供销社的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尽管没许可证不能年审,但众多经销商还是拒绝与供销社签订所谓的“经营协议”。据了解,目前与供销社签订协议的农资店寥寥无几。
“农资店所经营的产品必须是农资配送公司统一配送的,不得经营其他第三方提供的产品”,协议这部分内容使电白200多个经销商的神经不得不绷紧。
4月23日,高景旺终于松口,明确表示会修改协议,允许农资店从多渠道进货,但事后要报送所进产品相关资料给供销社备案,备案只为明确责任,防止农资店进假货害农。
4月27日,电白县供销社办公室李主任表示,会在农资店自愿的前提下,按最新修改的条款与农资店签订协议。据了解,协议内容自去年8月份以来,前后共修改了5次。
电白县工商局负责年检的黄股长也表示,目前化肥经营已放开,但农药还没放开,没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农资店可通过变更营业执照,改为只经营化肥,这同样可通过年审。
2009-05-03 17:56:13 南方农村报 | 发表评论(7) | 正文背景色:
电白县供销合作社与挂靠在供销系统的农资店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南方农村报》去年11月8日头版以《骗收许可证推农资配送》为题,报道了电白县供销合作社借口换发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设局要挟挂靠在本系统的农资店签订“霸王协议”,试图垄断当地农资市场一事。至今,双方对峙半年之久的僵局仍未打破。最近,电白县工商局对各农资店开展一年一度营业执照年审工作,农资店若无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就不能通过年审,甚至还面临被没收产品、吊销执照的后果。
无许可证不予年审
在部队服役7年的李迪(化名),1969年退伍后进入电白供销社下属企业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工作,1998年下岗。2001年,在原公司领导的帮助下,他带着同样下岗的儿子开了家农资店。在农资行业混了40多年的李迪,对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都相当在行,被当地农户称为“植物的医生”。他不但销售农资,还能提供农技服务,生意一直红火。
可李迪最近却无心打理生意。3月中旬以来,电白县工商管理部门先后3次来到他的农资店,要求他快拿齐营业执照、身份证、农药化肥经营许可证到辖区工商所办理年审手续。
李迪也多次带着营业执照、身份证来到辖区工商所,但均被告知没许可证无法年审,李无功而返。
4月22日,记者以农资店主的身份来到李所在辖区的工商所,询问有关年审事宜。工商所戴姓科员说:“年审需带齐三证,缺一不可。”
据望夫、下洞等镇农资经销商反映,供销社去年把许可证收回去,要求签了“霸王协议”才把许可证退还的态度一直没改变,现在许可证这一关就把年审卡死了。
4月23日,电白县府办主任邓伟斌表示,将把协议书送交司法局审查。
供销社欲独占市场
据了解,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下称农资公司)始建于1951年,在电白经营农资数十年,形成了上至农资生产厂家,下联镇村、农户的购销网络,业务曾拓展到高州、湛江农垦等地,扩张期营业额超亿元,但近年来经营不善,业务开展举步维艰。
2006年9月,马观水出任农资公司经理。10月,高景旺由陈村镇长一职调任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刚上任的高景旺了解到县农资市场相当混乱,坑农害农骗农现象常有发生,而农资公司经营也困难重重,于是多次与马交流,希望整合农资公司的购销网络,一起合作开展农资配送连锁业务。农资公司以为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为此马观水起草了《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农资连锁网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供销社多次修改后,递交给县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马观水称,对报告中修改了哪些内容并不知情。
当供销社递交的可行性报告定稿后,马观水和农资公司的职工们才发现,高景旺所指的农资配送并不是和他们公司一起操作,而是引进了广东澳华达投资有限公司等民间资本筹建电白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有限公司(下称农资配送公司),而高曾多次邀请马担任农资配送公司的经理,但遭到马拒绝。
至于为何撇开农资公司,高景旺称农资公司负债累累,供销社也无资金开展业务,唯有引进投资。而投资方认为农资公司债务多,不肯接手,只好成立新公司。
2008年1月15日,坐落于电白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农资配送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企业类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投资者分别为广东澳华达投资有限公司、电白县供销合作社和李志航,实缴出资额分别为600万、200万、200万。
县供销合作社只占20%的股份,但注册资料却显示是国有控股。电白县工商管理局主管注册登记的李忠诚副局长对为什么会是国有控股无法解释,让记者咨询注册登记股的工作人员,而注册登记股梁燕梅股长却说,需查企业资料后再告知。
时隔一周。4月30日,记者致电梁股长,她以主管副局长已休假、没指示、不能随便查询企业资料为由,拒绝采访。
高景旺对于国有控股也无法解释。高说其实供销社一分钱没出,那200万都是由其他投资者垫的,“人家肯投资,说白了就是看重我们的网络资源”。据高景旺估计,电白每年耗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金额为2.17亿元,如农资配送公司能运作起来,可占领2亿元的市场份额。不少经销商认为正是这个巨额蛋糕,才使供销社欲通过霸王条款来垄断市场。
供销社五改“霸王协议”
4月8日,农资公司49名职工代表齐集县供销社,在楼梯、会议室门前贴满了抗议书,抗议书称高景旺侵犯农资公司经营自主权,不准该公司经营农资商品,农资配送公司盗用他们名称,属违法侵权。
梁股长认为农资公司有经营自主权,任何人无法阻止该公司合法经营,农资配送公司与农资公司属于重名,会责令其改变,但不是侵权,梁表示,当时批准这名称主要是为了配合县政府的农资配送。
高景旺说:“我从没说过不允许他们经营,相反还鼓励他们自主经营。”但供销社却对外称,农资配送公司才是唯一合法的。农资公司职工对此反驳,我们也是供销社下属企业,怎么就不合法了?
与此同时,供销社还把农资公司90多家万村千乡加盟店和属下网络划归农资配送公司,并通过许可证要挟农资店只能从农资配送公司进货。
其实这些都是供销社利用行政权力为谋利铺路,不少经销商说。
对此,高景旺强调,下一步将会理清供销社的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尽管没许可证不能年审,但众多经销商还是拒绝与供销社签订所谓的“经营协议”。据了解,目前与供销社签订协议的农资店寥寥无几。
“农资店所经营的产品必须是农资配送公司统一配送的,不得经营其他第三方提供的产品”,协议这部分内容使电白200多个经销商的神经不得不绷紧。
4月23日,高景旺终于松口,明确表示会修改协议,允许农资店从多渠道进货,但事后要报送所进产品相关资料给供销社备案,备案只为明确责任,防止农资店进假货害农。
4月27日,电白县供销社办公室李主任表示,会在农资店自愿的前提下,按最新修改的条款与农资店签订协议。据了解,协议内容自去年8月份以来,前后共修改了5次。
电白县工商局负责年检的黄股长也表示,目前化肥经营已放开,但农药还没放开,没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农资店可通过变更营业执照,改为只经营化肥,这同样可通过年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