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寻找名联 (2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寻找名联

缘起

早就知道电城有一副上平下仄的的名联、怪联,据我所知此种怪联全国仅有三副,而电白有其一,这副对联已经挂了几百年,那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近来又听说这副对联引起一些风波。我想亲自去电城印证一下。刚好同事小梁也有此雅兴,于是从龙山中学出发,开始我的寻找名联的之行。全国都唯数不多的对联。

首先,我经过龙山(横山)的三山古庙,欣赏这副奇联。

横山三山古庙联
门对镜山年年在;
户纳海水日日潮。

这是一联拗对,但意境不错,按不以律害意的规则且放过。十四字既有时间亦有空间的张力,将庙与周围的环境相合创造意境,这是常用的方法。
这里的“海水”如果改成“南海”会更好。门对户,合掌了,不如如电城的“济阳庙”一样将“户”改为“庙”,这样看起来没有那么合掌。
古庙内仍然两联:
三山显赫昭千古;
四境英灵护万民。

未立庙堂先显圣;
修成一殿结团圆。
第一联联没有什么新意,上下联的后五字“显赫昭千古”和“英灵护万民”都是俗套的,放之四海皆准。
但第二联就耐人寻味了,这写出庙的历史,也彰显和谐氛围,有意思。


开河村联

我到了龙山的开河村,欣赏到X618公路旁的开村碑坊联。
前面:
开地辟天,一片繁荣新景象;
河晏海清,万家欢乐好时光。
此联作者是开河村李崇华先生所作,而三山古庙的对联是据说是他的祖上所作。给人称赞的是作者对鹤顶格“开河”两字的处理,开是动词,河名词,如何能对?作者利用当句自对的方法,绕开了这个问题。上下联的前四字既形象,表现出开河村一片生机,其中河清海晏喻天下太平的景象,非常形象生动。对联为诗之余,能形象抒情说理最好不过。没有形象的对联,与标语何异?
但同时这副对联上下联的前四字的优点恰是下七字的缺点。“一片繁荣新景象”和“万家欢乐好时光”的内容非常空洞,谁能想象出来这什么景象?
这联也挂了多年,尽管李先生已经不在,但重建碑坊时,对联不换,可见这副对联也有闪光点,村民认为难以超越,不改。
碑坊北面也多刻了一副对联,下联出现“全盘发展”字样,很俗气,不谈了。

红花坡戏台联

过了开河,车行一千米,即到红花坡。红花坡村民非常重视文化,因此在戏台上写了一副对联,这种现象在全国比较常见,但在电白比较罕见的。
这副对联写的是:

文濡德化,道正俗淳,千古道风存是土;
福泽恩施,霖甘露润,四时祥瑞伴斯民。

上联写人,有时间上的的张力,千古道风存是土,这句非常美。
下联写天象还是暗喻政治?福泽恩施是什么意思?是施恩泽造福百姓吧?有点生造的意思。
如果是暗喻政治,有点像开河村一样祈求“河晏河清”的意思,这是中国几千年被统治意识的表现。须知在公民社会里,官员是为纳税人服务的,服务不到家你就走人。别以为你是父母官,其实在岳楼的岳阳楼区街道办内外有对联就把纳税人当认食父母父母。
过了红花坡,我们经过麻岗,进入对联文化氛围的树仔镇

树仔镇

树仔最有名气的是登楼村,登楼村碑坊在325国道旁,上面的“登楼大道“四字由原中央领导王兆国先生所题。正面对联是:

登楼览胜康庄大道前程远;
楼宇增辉鼎盛芳村好景长。

扣住“登楼”两字展开,对仗工整,显见是前辈所作。上下联后三字就是拜年话了,
背面的对联是:

登上通途,得志无忘开拓者;
楼观胜景,赏心应谢带头人。

上下联意思相近,有些合掌了,有点歌颂个人的意思,这种联没意思。善欲人见,不为真善。你做好事就行了,要人记得干吗?这种属于内律的之德,何必制成碑坊?

树仔天后宫

湄峰骏烈;
电海鸿慈。

非常简洁,骏烈对鸿慈,“湄峰”对“电海”是地名对地名也是地理对地理,烈对慈不说,而骏对鸿,兽对鸟,对得非常精细。天后宫建筑上是精工细作,门外气象开阔,可以去欣赏下。

树仔武圣宫联

精忠昭日月;
义气贯乾坤。
对仗工整,名词小类亦对工,显见应该是老先生所作。书法刚劲有力,似有启功之风。联书俱见阳刚之气,正能写出武圣之风。

里面还有一联,据说出于清代状元林召棠之作:

匹夫过关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赴会江南才子尽寒心。

有人说,林状元在朝时,群臣去关公庙祭拜,大家都不出手,等待新科状元献艺。林召棠些联,技压群英,指导河北和江南的才子都镇住了。林状元的的状元帽不是撞出来的。

据说在,树仔林氏祖氏仍有一联,也基本上是状元的大作。
据说天川状元林召棠中状后,想认祖归宗回博贺村祭扫,这本是祖上莫大的光荣,但博贺林氏担心花费多,不予。树仔林氏闻讯来请林状元去祭扫,反正都是林氏的,同源的,都是出于比干的儿子的血脉。状元并非固执之人,应允而去,祭扫完毕,也应林氏所求乃题联:

松木公,椒木叔,双木成林分公叔;
宗山崇,支山岐,二山叠出别宗支。

当时也许有人认为状元是傻子,但是状元的法宝挂了两年之后,才被一个路人点破机关,“分”与“别”说明人家状元是大智若愚,知道同是林氏却分公叔、别宗支,可见人家状元确比我们普通人高一等。于是林氏将对联改了两字: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
宗山崇,支山岐,山山叠出属宗支。

二字之差,差之万里,这样,既保住了状元的墨宝,也不失家庭的威风,有点天下大同的气魄。不过不知道是否真的用了“属”字,这个“属”字还是有点生硬。

树仔还有一个三仙姑庙。这个仙姑庙对文化的重视,远超过一般的庙宇。除了庙宇的对联众多,门外还有一个文化广场,陈列了众多书法作品。
三仙姑庙联:
三仙显赫;
太主威灵。

“太主”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对“三仙”应该借对。我觉得非常遗憾的,是对联是印刷体。同行的小梁说,即使请一个县级书法的爱好者写的都比印刷体更有灵气。这么多钱都花了,这点钱都舍不得?
还有一个点,仙姑的塑像只有一个福人,没有超凡的气质,非常遗憾。我看过重庆大足的宝顶山石刻,人家那些佛像那才叫灵性,原因是主持本身就是高僧。自从到了宝顶山,一般的佛像看了没意思了。俗人塑佛亦凡夫。其实只要到那里参观下,有心的人就得到一些启示。
树仔镇的文化氛围还是值得恭维的,人家有钱,更重视文化。

例如从天后宫出来,登楼村某宅有联:

门逢盛世呈异彩;
楼迎朝阳振雄风

横额为“平安”。此联异于普通家宅的春联,出语含蓄不俗,描写形象、祝福之意洋溢。似在这个“添丁发财”的春联时代,这种对联已经相当难得,横披就太不用心了。
出了树仔镇,在国道旁看到“福船岭”的碑坊,其中有联:

福聚芳村地灵人杰英才出;
船航商海世泰民安富道通。
这联成功嵌入村名,对仗工整,高雅不俗,但新意少了点。
出了树仔,我们直奔电城。

电城

冼太夫人故里
在电城325国道冼氏夫人(冯门)故里入口有联,为书为陈光宗所题,谁撰写的不知道。

谯国夫人懿德悠悠昭故里;
岭南圣母奇功赫赫耀神州。

以谯国夫对岭南圣母,工。后面能突出夫人的懿德与奇功两大特点,并写出其对故里和神州的影响,不容易。
于是我车左转,直奔岭南圣母的故里。

冼太夫人故里娘娘庙大门联
山兜保障;
高郡屏藩。
上联气势虽小,切合百姓往夫人故里山兜朝圣求保佑时的心理,下联气势方下起,典型的上轻下重的对联。
庙还有数联:


隋朝女将功无二;
谯国夫人敕有三。
此联紧扣冼太夫人的事迹写,突出其功勋及所受的敕封。

浩气四方彰帼国(?);
丹心一片显豪雄。
这一联的书法出自陈光宗,有个性,给冼太夫人添光彩了。

贴错的对联
可惜的是冼夫人的故里风景区的井边有一副对联是上下颠倒了。

岱山翠色拱华楼(误为上联);
绿(?或碧或清)水长流映彩宇。

这副对联上下颠倒,且“映彩宇”是三仄尾,估计没有几个注意到,错也无谓,但电城庄山古寺的对联就不同了。

庄山寺
三楼大雄宝殿内联:
弘法四十九载有缘众生度尽(误为下联);
谈经三百余会大小显密圆融。(误为上联)

二楼:
生死苦海念佛第一(误为下联);
人天路上造福为先。(误为上联)
出律,意思浅白。据主持人说他要让普通人都看得懂。可惜对联不是标语,不是能耐读不如挂标语。

因为这副对联,我曾经专门找主持谈过,但或因人微言轻,至今依然。
出了庄山,顺着电白第一奇联所在地的庄垌方向一路向东,忽见忠烈侯祠路口对面有济阳祠的指路牌,乃右转而去。


庄垌大道联

正面:
庄里腾飞开富道;
垌乡崛起展宏图。
这都没有什么新意,聊胜于无。

背面:
勤劳致富前程远;
奋发图强美景长。
这联写得也平常,和树仔门楼正面联撞车了。

庄垌325国道旁的福德祠联
福泽同沾皆吉庆;
神恩永赐共安康。
此联平常,但妙在“皆”活用且一语双关。
还有一联:
福添江夏;
德佑庄乡。
用到“江夏”,估计有出处。

电城蔡氏济阳祠

最令我吃惊的是电城庄垌的济阳祠,对联的水平非常高,蔡氏祖上有文人。
电城庄垌蔡氏济阳祠
庙拥海潮龙得水;
门迎春色凤朝阳。

远近为景,上联写空间,下联写时间,时空配合,天人合一,气势不凡,龙凤入局,象征吉祥,描写形象生动,当是大手笔的作品。
庙门还有一联:
灵昭上界通三昧;
仁济群生普万方。
上联不错,下联比较俗套。万方与群生,似有点重复了。

庙里面的对对联也不错:
两社岁时同拜仰;
一乡人物共安康。
此联妙用数字,“两社”与“一乡”,“同”与“共”非数字而数字,用得妙,使联不俗。

济阳祠内中部左右各有一旁门,门顶分别标有“肃肃”与“雍雍”两字,别有一格,分别对偶,两词出于经典,耐人寻味,足见蔡氏祖上有高人。
另外祠堂内还有一联:
金砖永镇安庄岭;
宝剑常扶惠济阳。

祠内横梁上的四字都有能当句自对:举德风仁。
出了济阳祠,我们直奔电白第一奇联所在地:庄垌忠烈侯祠。

庄垌忠烈侯祠

我小时候就听说了电白第一奇联

忠烈侯黄十九公庙联: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这副对联妙在上联末字“臣”而下联末字“祖”仄,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对联之一。
我知道全国就岳麓书院和泰山壶天阁联也是上仄下平的。

这副对联应该载入中国的对联文学史。据说这副对联当初也是上仄下平的:
黄家烈祖;
宋代忠臣。
后被一巡按发现家族大于国家,有违位次伦理,勒令改回来。这样又挂了几百年,期间电白有四大圣人,也不敢改。
但今日我再去电城庄垌,发现这副对联已经被改为上仄下联了。
据说茂名市文物局曾经干涉过此事勒令改回“宋代”再“黄家”,但是黄家至今未改。
这副对联已经丧失了文物价值。

对联的律并不是死的,应该说绝大多数对联的末字都是上仄下平,但也有特别情况的。

如岳麓书院联:
唯楚有材;
于斯为盛。

泰山壶天阁联: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明显是上联“天”平而下联“地”仄,为什么人家不改回来。
我在2010年左右才在对联群中找到无壶天阁联,人家当成宝。
可是我们黄家把其改了。
这副对联的原有价值恰恰在于上平下仄,为中国三大奇联之一。

呜呼!奇联名联的发源地已经将对联改了!
我再忠烈侯祠联,有个别对联不错,其中祠对面的戏台和其墓亭的对联似乎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换一副对联?
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黄家将黄十九公作为黄家的私有品,不接受异姓之作。
地域保护主义是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在全国征联中,也必须将大奖留给本地人,此为全国网友所吐糟。
你看在龙山港口村的海主公园,公园有前后门,门又有正与背面,皆用同一对联。难道就没有别的对联可用了吗?关键在于他们在重要的地方不愿意用外地人的对联。

电白第一奇联在原地已经被毁了,我到哪去找这副对联的原迹呢?
瑚塘
我听说这副对联现在的情况和瑚塘有关,决定到瑚塘去走一趟。
瑚塘,被人称为对联对乡,其中曾有廖梦仙先生,现在的老学究是黄盛元等先生。这位先生在电白同乡论坛十周的联赛中曾获优秀奖。

说起瑚塘,我就会想起廖梦仙在1985年征赛的出句:

莲出湖塘尘不染。


这个出句,轰动一时,很多先生都来看他。

当时开河村李崇华先生在征联中夺冠:

因此这副对联能完整了:

莲出湖塘尘不染(廖梦仙;
松开泰岱雪难磨(李崇华)。



据廖先生生前所云,当时还有一比对句也很不错,我们将上下联合起来看:

莲出湖塘尘不染;
草长囹圄雪能伸。
官长善于平冤昭雪,以致监狱生草,那是天下和谐的景象,这境界非常不易。

廖梦仙能出到这个个好句,也是他的深厚文学修养所致。
过年时,他曾经批评现在的对联是标语,亳无春意。他曾贴过这副的春联:

万物逢春发;
山花遍地开。
“万”、“山”为先生之名,用鹤顶格,描写出万物繁华,山花漫放的景象,对得非常工整齐纤细。

他还有一联:
万物繁华春焕彩;
山花烂漫地钟灵。
也很有意思。但先生认为以“春”的时间对“地”,名词小类未对工,还不够纤细,不过全句意思可以就放过了。



红屋后兴成百艺;
黄花晚发冠群英。

先贤廖梦仙先生为黄成群先生所作的嵌名联。黄成群,洪屋后村人,易学术士,曾用名百艺、冠英,以其排行最小,又面生粉刺而“花”,故得绰号“花孟”(晚)。“红屋后”,谐名“洪屋后”。一联十四字,嵌入村名红(洪)屋后和人名百艺、冠英、成群,相当不易。意境高雅,气势不凡,色彩鲜明,当为嵌名联中的一等精品。
这副对联在黄先生生前也贴了多年,后其子孙说忌“花孟”的“花名”乃去。

这里的瑚塘村委会大多数上都是黄十九公的后人,因此这里数年正式分建忠烈侯祠堂。
我们过去一看,对联也是“黄家烈祖,宋代忠臣”。
事实上,二十年前,在龙山瑚塘村委会,为这副对联打起架来,一个叫黄成良的老先生主张“宋代忠臣”为先还打了提相反意见的人。黄成良先生力争,对联始保持先国后家。
我觉得,黄成良先生的“不以律害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如果格律不能让家庭平族平安,这格律还有什么意义?像“忠烈侯“黄十九公这样的爱国者,其庙联怎么能游离于国家的意识形态之外?
以人为本,格律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格律服务。格律应该有变通之时。
第二、意律并重,不以律害意,也是诗联的原则。如技巧联的格律往往不工,就是体现不能以律害意的原则。
如杜诗有些句子就不合律。这也是意在律先的原则的表现。
三、对联上仄下平尾是绝大部分对联的原则,但是万事万物都有特殊情况,对联中同样有特例,如岳麓书院和泰山壶天阁联就是上平下仄的。
因此黄十九公联当应作为特例,将格律变通。

对联的一些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比如,尽管对联求平仄得当,要力避重字,包括同位重字,但岳阳楼风景区的入口对联就是: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为什么人家要重复“天下”两字?你说人家没有水平吗?用其他字达不到效果!这联大概也没有人说不好。
你看黄鹤楼大门前的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洞庭湖有的是文人墨客,多的是才子骚人,人家为什么要重字?

瑚塘找不到忠烈祠联的原貌了,但我知道还有一个地方也有这副对联。


新沟北村

这个小村,村民非常谦逊,不敢擅动古人的对联。我找到小庙,竟有此联。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谢天谢地,终于找到这副奇联了!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对联!这是文物,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沟北村是个什么地方?它属于新沟村委下的一条自然村。新沟小学也是很独特的,学校大,人家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其中同属于新沟村委会的蓝美小学更尊师重教。
最有意思的新沟小学可能是唯一贴春联的学校!对联年年贴,也年年换,当找到照片,我再给大家发一张。
作为传播文化的学校,竟然没有对联,非常遗憾!


今天7月底,我到岳阳,发现岳阳非常重视对联文化。
你看岳阳楼后的岳阳楼小学,也有对联。

倾园丁大爱育桃李新苗百载峥嵘看巨变;
尽学子潜能修德才俊杰群贤砥砺创辉煌。

“巨变”对“辉煌”,显见不工整,对联突出学校百载历史,写出学校的教育方针,满有气势。上联写师德也写学校历史,下联既写教师也是写学生,突出勉励学生成才之意。
好不好是一回事,有无有是一回事。先求有,再求好。

岳阳楼街办也有对联,且用瓷砖或木刻的的对联。大门联是:

名楼名山名水紧相伴,忧乐安危怀天下;
民生民情民意常牵挂,衣食父母装心间。


入门,大厅中仍有一联:
濒水听离骚,入耳声声关国是;
倚楼读范记,萦怀事事系民生。

这两副对联写出街道办在岳阳楼后的地理位置特点,也突出政府特点,有自我警诫之意,引经据典,内涵丰富,读此两联,使人对作者不由肃然起敬。
我沿着岳阳楼后的街道边走边看,连学校门前的“文萃书社”的大门都贴了长联,可见洞庭湖畔岳阳楼所见的地方,的确人杰地灵,才子辈出。
对比我们电白,哪间学校有对联?
电白德育基地!

电白德育基地

电白德育基地的住宅大楼上挂有一联,特别醒目:

自从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F少伟男。
这副对联中古人所作,旁边有一标语可为此联之注解:流血掉肉不流泪。
德育基础的对联文化充分表现在行知园里,这里处处有联。
最重视对联文化的单位学校是电白县德育实践基地:
其中小憩亭的对联:
心宽忘地窄;
亭小得风清。


此亭里面还有一联,相机拍得不清,看不了。
园内的长廊入口有联:
曲径通幽处;
长廊接翠薇。
一个几乎不为人所注意的地方,作者竟写出如此优美的对联来,不容易!

这里的对联很多,我没有一一拍照,无法尽述。但就这几副已经令我很吃惊,对联到底是谁所作?
一了解,基地的开拓者刘海,原来就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那些这些对联出自他的手,就非常正常了。
这些对联,丰富了行知园的文化内涵,看起来几副对容易,但实际上主持者没有文化修养,他是不会干这事情的。
你看现在的学校不但没有对联,连竹子都没一根,你说谁懂中国代文化呢?
从德育基础的环境设计来看,刘海校长确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人,他的文艺修养在电白县的校长中应该是为数不多的。
但是电白还是人才济济的,佳联还有不少,听说林头龙门对联、那行碑坊联、都值得鉴赏,有机会再继续寻访。
 
因在外,有些不便,且这两天感冒,无记到这里, 以后有机会再续写。
 
好帖点赞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7月29日 Tuesday, 06:10 PM)
因在外,有些不便,且这两天感冒,无记到这里, 以后有机会再续写。
[snapback]3679047[/snapback]​


若后面没什么点睛之笔,算不上什么佳文。
 
今晚我非常有耐性拜读完山人寻找的名联和点评,感觉是:点评比名联更精彩(好像名联不多)。我再次领略了山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并非常赞赏他为弘扬国粹寻找古联的可贵精神。
此文无疑必
获出彩奖。
 
QUOTE(汪洋大海 @ 2014年07月30日 Wednesday, 12:01 AM)
今晚我非常有耐性拜读完山人寻找的名联和点评,感觉是:点评比名联更精彩(好像名联不多)。我再次领略了山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并非常赞赏他为弘扬国粹寻找古联的可贵精神。
此文无疑必
获出彩奖。
[snapback]3679298[/snapback]​


汪兄,寻找名联是一条线孛,是形式,实际是写能看到的对联的点评。
下次再把未写到都写出来。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7月30日 Wednesday, 01:56 AM)
汪兄,寻找名联是一条线孛,是形式,实际是写能看到的对联的点评。
下次再把未写到都写出来。
[snapback]3679340[/snapback]​


知道。
 
有意思……
 
QUOTE(汪洋大海 @ 2014年07月30日 Wednesday, 12:01 AM)
今晚我非常有耐性拜读完山人寻找的名联和点评,感觉是:点评比名联更精彩(好像名联不多)。我再次领略了山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并非常赞赏他为弘扬国粹寻找古联的可贵精神。
此文无疑必
获出彩奖。
[snapback]3679298[/snapback]​


他自己是评委,难得老汪也幽了一下默!

此文无疑必
获出彩奖。

你语气之迟疑己道出你对楼主文章之鄙视!

然后,根据俺深厚的心理学得知,老汪不好直接批评因顾及楼主面子,但不婉转的表达下轻视又对不起自己良心,当然更知道,主任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自然会给自己高分出彩奖通过的。

老汪小小心肝微弱的呻吟抗议了下,虽明知抗议无效,为老汪未完全泯灭的良心。

点个赞吧。
face3.gif
 
一、老汪很纯,别耍他。
二、评委不可以评自己的征文。
 
我是真人不说假活。
 
昨天感冒,又赶工,没认真检查文字。
有再修改回复。
 
先更正下:
“一楼何奇”是岳阳楼的对联,笔误。
 
QUOTE(蛙子 @ 2014年07月29日 Tuesday, 11:30 PM)
若后面没什么点睛之笔,算不上什么佳文。
[snapback]3679257[/snapback]​


蛙子,你不懂对联吧。
结尾不是点睛,是预告,我一时无法写完。下松山,林头龙门桥,那行村,旦场场,旦场新河盘古庙等我都拍3照片,上传的工作量也大,暂未能完成。
晏公庙,论坛有说,但无对联照,迟早都亲自走一超。
 
就电白的庙宇来看我觉得济阳庙的对联的整体水平最高。
借用状元的不算。
从重视对联的个人来看,刘海表现最出色,德育基地中的行知园可见。
 
老汪,特别好的确实不多。
 
1、佛山祖庙: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
2、湛江湖光岩楞严寺:洞口留仙眠石榻,门前送客步云梯。
3、海南公园:雨水调匀终岁丰润,榀棕清翠四时不凋。
4、广州学海堂: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5、肇庆七星岩:地有七星邻北斗,人如二客伴东坡。
6、广州白云山:海上生明月,山中有白云。
7、白云山云岩:云开世外三千界,岩倚天南第一峰。
8、
 
错字太多,修改下。

寻找名联

缘起

早就知道电城有一副上平下仄的的名联、怪联,据我所知此类怪联全国仅有三副,而电白有其一,幸甚!这副对联已经挂了几百年,那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近来又听说这副对联引起一些风波。我想亲自去电城印证一下。刚好同事小梁也有此雅兴,于是从龙山中学出发,开始我的寻找名联的之行。全国都唯数不多的对联。

首先,我经过龙山(横山)的三山古庙,先欣赏一副奇联。

横山三山古庙联
门对镜山年年在;
户纳海水日日潮。

这是一联拗对,但意境不错,按不以律害意的规则且放过。十四字既有时间亦有空间的张力,将庙与周围的环境相合创造意境,这是庙联常用的方法。
这里的“海水”如果改成“南海”会更好。门对户,合掌了,不如如电城的“济阳庙”一样将“户”改为“庙”,这样看起来没有那么合掌。
古庙内仍然两联:
三山显赫昭千古;
四境英灵护万民。

未立庙堂先显圣;
修成一殿结团圆。
第一联没有什么新意,上下联的后五字“显赫昭千古”和“英灵护万民”都是俗套的,放之四海皆准。
但第二联就耐人寻味了,这写出庙的历史,也彰显和谐氛围,有意思。有故事的,不说了。


开河村联

我到了龙山的开河村,欣赏到X618公路旁的开村碑坊联。
前面:
开地辟天,一片繁荣新景象;
河晏海清,万家欢乐好时光。
此联作者是开河村李崇华先生所作,而三山古庙的对联是据说是他的祖上所作。给人称赞的是作者对鹤顶格“开河”两字的处理,开是动词,河名词,如何能对?作者利用当句自对不限词性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上下联的前四字形象,表现出开河村一片生机,其中河清海晏喻天下太平的景象,非常形象生动。对联为诗之余,能形象抒情说理最好不过。没有形象的对联,与标语何异?
但同时这副对联上下联的前四字的优点恰是下七字的缺点。“一片繁荣新景象”和“万家欢乐好时光”的内容非常空洞,谁能想象出来这是什么景象?
这联也挂了多年,尽管李先生已经不在,但重建碑坊时,对联不换,可见这副对联确有其闪光点,村民认为难以超越,不改。
碑坊后面也多刻了一副对联,下联出现“全盘发展”字样,很俗气,不谈了。

红花坡戏台联

过了开河,车行一千米,即到红花坡。红花坡村民非常重视文化,因此在戏台上写了一副对联,这种现象在全国比较常见,但在电白罕见。
这副对联写的是:

文濡德化,道正俗淳,千古道风存是土;
福泽恩施,霖甘露润,四时祥瑞伴斯民。

上联写人,有时间上的的张力,千古道风存是土,这句非常美。
下联写天象还是暗喻政治?”福泽恩施”的“福泽”是什么意思?是施恩泽造福百姓吧?那是“泽福”。福泽这个是并列结构,不能硬借为主谓结构。
如果下联是暗喻政治,有点像开河村一样祈求“河晏河清”的意思,这是中国几千年被统治意识的表现。须知在公民社会里,官员是为纳税人服务的,服务不到家你就走人。别以为你是父母官,其实在岳楼的岳阳楼区街道办内外有对联就把纳税人称为衣食父母。
过了红花坡,我们经过麻岗,进入对联文化氛围浓郁的树仔镇。

树仔镇

树仔最有名气的是登楼村,登楼村碑坊在325国道旁,上面的“登楼大道“四字由原中央领导王兆国先生所题。正面对联是:

登楼览胜康庄大道前程远;
楼宇增辉鼎盛芳村好景长。

扣住“登楼”两字展开,对仗工整,显见是前辈所作。上下联后三字就是拜年话了,
背面的对联是:

登上通途,得志无忘开拓者;
楼观胜景,赏心应谢带头人。

上下联意思相近,有些合掌了,有点歌颂个人的意思,这种联没意思。善欲人见,不为真善。你做好事就行了,要人记得干吗?这种属于内律的之德,何必制成碑坊?

树仔天后宫

湄峰骏烈;
电海鸿慈。

非常简洁,骏烈对鸿慈,“湄峰”对“电海”是地名对地名也是地理对地理,烈对慈不说,而骏对鸿,兽对鸟,对得非常精细。天后宫建筑上是精工细作,门外气象开阔,可以去欣赏下。

树仔武圣宫联

精忠昭日月;
义气贯乾坤。
对仗工整,名词小类亦对工,显见应该是老先生所作。书法刚劲有力,似有启功之风。联书俱见阳刚之气,正能写出武圣之风。

里面还有一联,据说出于清代状元林召棠之作,是从北方引进的:

匹夫过关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赴会江南才子尽寒心。

有人说,林状元在朝时,群臣去关公庙祭拜,大家都不出手,等待新科状元献艺。林召棠此联,技压群英,把河北和江南的才子官僚都镇住了。林状元的的状元帽不是撞出来的。

据说在,树仔林氏祖祠仍有一联,也基本上是状元的大作。
据说吴川吴阳的林召棠中状后,想认祖归宗回博贺村祭扫,这本是祖上莫大的光荣,但博贺林氏担心花费多,不予,反给祠堂门添锁了。树仔林氏闻讯来请林状元去祭扫,反正都是林氏的,同源的,都是出于比干的儿子的血脉。状元并非固执之人,应允而去,祭扫完毕,也应林氏所求题联:

松木公,椒木叔,双木成林分公叔;
宗山崇,支山岐,二山叠出别宗支。

当时也许有人认为状元是傻子,但是状元的法宝挂了两年之后,才被一个路人点破机关,“分”与“别”说明人家状元是大智若愚,知道同是林氏却分公叔、别宗支,可见人家状元确比我们普通人高一等。于是林氏将对联改了两字: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
宗山崇,支山岐,山山叠出属宗支。

二字之差,差之万里,这样,既保住了状元的墨宝,也不失家族的威风,有点天下大同的气魄。不过不知道是否真的用了“属”字,这个“属”字还是有点生硬。

树仔还有一个三仙姑庙。这个仙姑庙对文化的重视,远超过一般的庙宇。除了庙宇的对联众多,门外还有一个文化广场,陈列了众多书法作品。
三仙姑庙联:
三仙显赫;
太主威灵。

“太主”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对“三仙”应属借对。我觉得非常遗憾的是:对联是印刷体。同行的小梁说,即使请一个县级书协会员写的都比印刷体更有灵气。这么多钱都花了,这点钱都舍不得?
还有一个点,仙姑的塑像只有一个福人,没有超凡的气质,非常可惜。我看过重庆大足的宝顶山石刻,人家那些佛像那才叫有灵性啊!原因是那主持本身就是高僧。自从到了宝顶山,一般的佛像看了没意思了。俗人塑佛亦凡夫。其实只要到那里参观下,有心的人就得到一些启示。
树仔镇的文化氛围还是值得恭维的,人家有钱,更重视文化。

例如从天后宫出来,登楼村某宅有联:

门逢盛世呈异彩;
楼迎朝阳振雄风

横额为“平安”。此联异于普通家宅的春联,出语含蓄不俗,描写形象、祝福之意洋溢。似在这个“添丁发财”的春联时代,这种对联已经相当难得,横披就太不用心了。
出了树仔镇,在国道旁看到“福船岭”的碑坊,其中有联:

福聚芳村地灵人杰英才出;
船航商海世泰民安富道通。
这联成功嵌入村名,对仗工整,高雅不俗,但新意少了点。
出了树仔,我们直奔电城。

电城

冼太夫人故里
在电城325国道冼氏夫人(冯门)故里入口有联,为书为陈光宗所题,谁撰写的不知道。

谯国夫人懿德悠悠昭故里;
岭南圣母奇功赫赫耀神州。

以谯国夫对岭南圣母,工。后面能突出夫人的懿德与奇功两大特点,并写出其对故里和神州的影响,不容易。陈光宗的童体字,妙绝!
于是我车左转,直奔岭南圣母的故里。

冼太夫人故里娘娘庙大门联
山兜保障;
高郡屏藩。
上联气势虽小,切合百姓往夫人故里山兜朝圣求保佑时的心理,下联气势大,典型的上轻下重的对联。
庙里还有数联:


隋朝女将功无二;
谯国夫人敕有三。
此联紧扣冼太夫人的事迹写,突出其功勋及所受的敕封。

浩气四方彰帼国(?);
丹心一片显豪雄。
这一联的书法出自陈光宗,有个性,给冼太夫人添光彩了。

贴错的对联
可惜的是冼夫人的故里风景区的井边有一副对联是上下颠倒了。

岱山翠色拱华楼(误为上联);
绿(?或碧或清)水长流映彩宇。

这副对联上下颠倒,且“映彩宇”是三仄尾,估计没有几个注意到,错也无谓,但电城庄山古寺的对联就不同了。

庄山寺
三楼大雄宝殿内联:
弘法四十九载有缘众生度尽(误为下联);
谈经三百余会大小显密圆融。(误为上联)

二楼:
生死苦海念佛第一(误为下联);
人天路上造福为先。(误为上联)
出律,意思浅白。据主持人说他要让普通人都看得懂。可惜对联不是标语,不是能耐读不如挂标语。

因为这副对联,我曾经专门找主持谈过,但或因人微言轻,至今依然。
出了庄山,顺着电白第一奇联所在地的庄垌方向一路向东,忽见忠烈侯祠路口对面有济阳祠的指路牌,乃右转而去。
庄垌大道联

正面:
庄里腾飞开富道;
垌乡崛起展宏图。
这都没有什么新意,聊胜于无。

背面:
勤劳致富前程远;
奋发图强美景长。[/sz/color]
这联写得也平常,上下后三字和树仔门楼正面联撞车了。

庄垌325国道旁的福德祠联
福泽同沾皆吉庆;
神恩永赐共安康。
此联平常,但妙在“皆”活用且一语双关。
还有一联:
福添江夏;
德佑庄乡。
用到“江夏”,估计有出处。

电城蔡氏济阳祠

最令我吃惊的是电城庄垌的济阳祠,对联的水平非常高,蔡氏祖上有文人。
电城庄垌蔡氏济阳祠
庙拥海潮龙得水;
门迎春色凤朝阳。

远近为景,上联写空间,下联写时间,时空配合,天人合一,气势不凡,龙凤入局,象征吉祥,描写形象生动,当是大手笔的作品。
庙门还有一联:
灵昭上界通三昧;
仁济群生普万方。
上联不错,下联比较俗套。万方与群生,似有点重复了。

庙里面的对对联也不错:
两社岁时同拜仰;
一乡人物共安康。
此联妙用数字,“两社”与“一乡”,“同”与“共”非数字而数字,用得妙,使联不俗。

济阳祠内中部左右各有一旁门,门顶分别标有“肃肃”与“雍雍”两字,别有一格,分别对偶,两词出于经典,耐人寻味,足见蔡氏祖上有高人。
另外祠堂内还有一联:
金砖永镇安庄岭;
宝剑常扶惠济阳。

祠内横梁上的四字都有能当句自对:举德风仁。
出了济阳祠,我们直奔电白第一奇联所在地:庄垌忠烈侯祠。

庄垌忠烈侯祠

我小时候就听说了电白第一奇联

忠烈侯黄十九公庙联: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这副对联妙在上联末字“臣”而下联末字“祖”仄,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对联之一。
我知道全国就岳麓书院和泰山壶天阁联也是上仄下平的。

这副对联应该载入中国的对联文学史。据说这副对联当初也是上仄下平的:
黄家烈祖;
宋代忠臣。
后被一巡按发现家族大于国家,有违位次伦理,勒令改回来。这样先“宋”后“黄”就挂了几百年,期间电白有“四大圣人”,也不敢改。
但今日我再去电城庄垌,发现这副对联已经被改为上仄下联了。
据说茂名市文物局曾经干涉过此事勒令改回“宋代”再“黄家”,但是黄家至今未改。
这副对联已经丧失了文物价值。

对联的律并不是死的,应该说绝大多数对联的末字都是上仄下平,但也有特别情况的。

如岳麓书院联:
唯楚有材;
于斯为盛。

泰山壶天阁联: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明显是上联“天”平而下联“地”仄,为什么人家不改回来?
我在2010年左右才在对联群中找到无壶天阁联,人家当成宝。
可是我们黄家把其改了。
这副对联的原有价值恰恰在于上平下仄,为中国三大奇联之一。

呜呼!奇联名联的发源地已经将对联改了!
我再忠烈侯祠联,有个别对联不错,其中祠对面的戏台和其墓亭的对联似乎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换一副对联?
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黄家将黄十九公作为黄家的私有品,不接受异姓之作。
地域保护主义是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在全国征联中,也必须将大奖留给本地人,此为全国网友所吐糟。
你看在龙山港口村的海主公园,公园有前后门,门又有正与背面,皆用同一对联。难道就没有别的对联可用了吗?关键在于他们在重要的地方不愿意用外地人的对联。

电白第一奇联在原地已经被毁了,我到哪去找这副对联的原迹呢?
瑚塘
我听说这副对联现在的情况和瑚塘有关,决定到瑚塘去走一趟。
瑚塘,被人称为对联对乡,其中曾有廖梦仙先生,现在的老学究是黄盛元等先生。这位先生在电白同乡论坛十周的联赛中曾获优秀奖。

说起瑚塘,我就会想起廖梦仙在1985年征赛的出句:

莲出湖塘尘不染。


这个出句,轰动一时,很多先生都来看他。

当时开河村李崇华先生在征联中夺冠:

因此这副对联能完整了:

莲出湖塘尘不染(廖梦仙;
松开泰岱雪难磨(李崇华)。
据廖先生生前所云,当时还有一比对句也很不错,我们将上下联合起来看:

莲出湖塘尘不染;
草长囹圄雪能伸。
官长善于平冤昭雪,以致监狱生草,那是天下和谐的景象,这境界非常不易。

廖梦仙能出到这个个好句,也是他的深厚文学修养所致。
过年时,他曾经批评现在的对联是标语,亳无春意。他曾贴过这副的春联:

万物逢春发;
山花遍地开。
“万”、“山”为先生之名,用鹤顶格,描写出万物繁华,山花漫放的景象,对得非常工整齐纤细。

他还有一联:
万物繁华春焕彩;
山花烂漫地钟灵。
也很有意思。但先生认为以“春”的时间对“地”,名词小类未对工,还不够纤细,不过全句意思可以就放过了。

红屋后兴成百艺;
黄花晚发冠群英。

先贤廖梦仙先生为黄成群先生所作的嵌名联。黄成群,洪屋后村人,易学术士,曾用名百艺、冠英,以其排行最小,又面生粉刺而“花”,故得绰号“花孟”(晚)。“红屋后”,谐名“洪屋后”。一联十四字,嵌入村名红(洪)屋后和人名百艺、冠英、成群,相当不易。意境高雅,气势不凡,色彩鲜明,当为嵌名联中的一等精品。
这副对联在黄先生生前也贴了多年,后其子孙说忌“花孟”的“花名”乃去。

这里的瑚塘村委会大多数上都是黄十九公的后人,因此这里数年前正式分建忠烈侯祠堂。
我们去忠烈侯祠一看,对联也是“黄家烈祖,宋代忠臣”。
事实上,二十年前,在龙山瑚塘村委会,为这副对联打起架来,一个叫黄成良的老先生主张“宋代忠臣”为先还打了提相反意见的人。黄成良先生力争,对联始保持先国后家。
我觉得,黄成良先生的“不以律害意”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如果格律不能让家庭平族平安,这格律还有什么意义?像“忠烈侯”黄十九公这样的爱国者,其庙联怎么能游离于国家的意识形态之外?
以人为本,格律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格律服务。格律应该有变通之时。
第二、意律并重,不以律害意,也是诗联的原则。如技巧联的格律往往不工,就是体现不能以律害意的原则。
如杜诗有些句子就不合律。这也是意在律先的原则的表现。
三、对联上仄下平尾是绝大部分对联的原则,但是万事万物都有特殊情况,对联中同样有特例,如岳麓书院和泰山壶天阁联就是上平下仄的。
因此黄十九公联当应作为特例,将格律变通。

对联的一些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比如,尽管对联求平仄得当,要力避重字,包括同位重字,但岳阳楼风景区的入口对联就是: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这副对联非但平仄失替,而且重字。
为什么人家要重复“天下”两字?你说人家没有水平吗?用其他字达不到效果!这联大概也没有人说不好。
你看岳阳楼大门前的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洞庭湖畔古往今来,有的是文人墨客,多的是才子骚人,人家为什么要用重字联?

瑚塘找不到忠烈祠联的原貌了,但我知道还有一个地方也有这副对联。


新沟北村

这个小村,村民非常谦逊,不敢擅动古人的对联。我找到小庙,竟有此联。

宋代忠臣;
黄家烈祖。

谢天谢地,终于找到这副奇联了!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对联!这是文物,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沟北村是个什么地方?它属于新沟村委下的一条自然村。新沟小学也是很独特的,学校大,人家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其中同属于新沟村委会的蓝美小学更尊师重教。
最有意思的新沟小学可能是唯一贴春联的学校!对联年年贴,也年年换,当找到照片,我再给大家发一张。
作为传播文化的学校,竟然没有对联,非常遗憾!
今天7月底,我到岳阳,发现岳阳非常重视对联文化。
你看岳阳楼后的岳阳楼小学,也有对联。

倾园丁大爱育桃李新苗百载峥嵘看巨变;
尽学子潜能修德才俊杰群贤砥砺创辉煌。

“巨变”对“辉煌”,显见不工整,对联突出学校百载历史,写出学校的教育方针,满有气势。上联写师德也写学校历史,下联既写教师也是写学生,突出勉励学生成才之意。
好不好是一回事,有无有是一回事。先求有,再求好。

岳阳楼街办也有对联,且是用瓷砖烧或木刻的长久对联。大门联是:

名楼名山名水紧相伴,忧乐安危怀天下;
民生民情民意常牵挂,衣食父母装心间。

入门,大厅中仍有一联:

濒水听离骚,入耳声声关国是;
倚楼读范记,萦怀事事系民生。

这两副对联写出街道办在岳阳楼后的地理位置特点,也突出政府特点,有自我警诫之意,引经据典,内涵丰富,读此两联,使人对作者不由肃然起敬。
我沿着岳阳楼后的街道边走边看,连学校门前的“文萃书社”的大门都贴了长联,可见洞庭湖畔岳阳楼上所见的地方,的确人杰地灵,才子辈出。
对比我们电白,哪间学校有对联?
电白德育基地!

电白德育基地

电白德育基地的住宅大楼上挂有一联,特别醒目:

自从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F少伟男。
这副对联中古人所作,旁边有一标语可为此联之注解:流血掉肉不流泪。
德育基地的对联文化充分表现在行知园里,这里处处有联。
最重视对联文化的单位学校是电白县德育实践基地:
其中小憩亭的对联:
心宽忘地窄;
亭小得风清。
此亭里面还有一联,相机拍得不清,看不了。
园内的长廊入口有联:
曲径通幽处;
长廊接翠薇。
一个几乎不为人所注意的地方,作者竟写出如此优美的对联来,不容易!

这里的对联很多,我没有一一拍照,无法尽述。但就这几副已经令我很吃惊,对联到底是谁所作?
一了解,基地的开拓者刘海,原来就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无所不能的,即使这些对联都出自他的手,那也非常正常。
这些对联,丰富了行知园的文化内涵,看起来贴几副对联容易,但实际上主持者没有文化修养,他是不会想到这事情的。
你看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校不但没有对联,连竹子都没一根,你说谁懂中国代文化呢?
从德育基地的环境设计来看,刘海校长确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人,他的文艺修养在电白县的校长中应该是为数不多的。
但是电白还是人才济济的,佳联还有不少,听说林头龙门对联、那行碑坊联、都值得鉴赏,有机会再继续寻找。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五百里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改了一半,死网给
 
廖梦仙先生有一副挽联,写于特殊情况下:
我母不闻姑恶唤,
你孙又作子规啼。
这一联可以见梦仙先生的水平。
虽然以前发帖说过,现在没有写入,有点可惜。但重复编辑时也不想加入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