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在茂名日报上继续造势 (1人在浏览)

咕哩佬

教授
注册
2009-02-03
帖子
3,086
反馈评分
6
点数
61
关于我市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张党生

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我市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独特的沿海资源,但是资源优势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沿海经济发展迟缓,有逐步被边缘化的危险,茂名经济发展的何去何从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的节点上。面对日趋加剧的周边竞争压力,茂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超凡的洞察力和超前意识,果断作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滨海地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滨海地区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确定科学合理的核心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根本上解决港口、产业、城市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真正适应我市南部滨海地区未来发展的路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城市,规划是第一要素。城市规划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城市个性形象的百年大计,必须有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观念,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有长远的设想。因此,笔者认为我市的当务之急是必须以更新思维、更远眼光、更高境界的规划,把我市滨海地区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极具竞争力、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宜居宜业两相宜、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从而带动茂名市的大跨越和大发展。滨海地区作为茂名市最具战略价值的地区,应该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加快博贺、吉达深水港建设步伐

港口的发展关乎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命脉,对于我市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基于我市岸线资源及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上的思考,建议集中力量建设博贺、吉达新港,弱化或取消水东港,充分发挥深水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并以主港口为中心,促进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近年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看,伴随着港口的发展与振兴,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以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城市重心南移受制的主因是:一方面是受制于现有产业空间布局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始终缺乏有深远影响力的大型项目支撑,缺乏能够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质变的助动力。我市要实施滨
海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是我市近期的核心任务,在产业先行策略的前提下,产业选择是主要的课题。结合茂名的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结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产业关联效应等因素,我市要实施滨海发展战略,并在今后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阶段产业发展策略上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着重考虑:一是必须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注重下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配套发展,争取最大程度的多解决就业人口,为提高城市化水平作出最大贡献;二是引进大型重型项目,发挥大型项目的带动推动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茂名的人力以及土地资源优势,培育地方根植性强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四是重点打造沿海产业走廊,拉开滨海地带的产业布局框架。五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市就业容量。选择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速城市化进程

基于我市的区位、资源、生态、港口、人文和后发优势,笔者认为走集聚集约的城市化道路,突出中心城市战略、经济走廊战略、临港重点开发战略、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战略是我市城市化道路的必由之路。1、中心城市战略:从环水东湾城区的现状看,由于港口经济发展的滞后,城区的增长乏力,辐射带动能力弱。2、经济走廊战略:交通经济走廊是当今区域空间的一种主流形态,强调以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流集聚而成的带状空间地域经济综合体。3、临港重点开发战略:我市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并不优越,港口腹地有限,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4、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战略: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

发挥区域性重大交通与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策动新区的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基础设施则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加快区域交通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可有效推进和加快区域其他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建议:1、将洛湛铁路自电白站延长至博贺新港区,促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2、将包茂高速延至环水东湾新城(至新325改线),强化新城与内陆地区的联系;3、逐年增加市级行政、文化教育设施(如新市一中的建设)、体育等重大设施在新城的建设力度,利用服务设施先导模式,形成新城发展的“触媒”;4、将区内现325国道改线北移,原325线则改造为东西向快速干线,加强“东翼”与“一体”(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5、建设市域环市高速(快速)通道,打造市域“半小时生活圈”生活模式。6、抓紧北翼河西工业区至晏镜岭工业排污总管及相应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化解我市因工业大规模建设而带来的环境制约矛盾。

尽快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县建区”与“撤并城镇”

撤县建区不仅可以提升电白县接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辐射,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扩展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发展,还有利于为将来城市规划区和建成区的统一规划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打下基础。建议将电白改建为两区:即“茂名滨海新区和茂东区”,“海滨新区”辖原电白县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沙琅、罗坑、那霍共8镇,“茂东区”辖原电白县水东、旦场、博贺、麻岗、林头、霞洞、观珠共7镇。与此同时,撤并城镇,联合兴建是推进我市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多镇合并,扩大城镇规模是改善和提高城镇质量,促进城市化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应重视行政中心的导向辐射作用

行政中心的发展无论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

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出现乘数效应,有导向指挥,促进带动作用。因此,行政中心选址与建设对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至关重要。行政中心的选址建设,更表明市委、市政府将重心南移及建设滨海城市的决心与态度。未来城市行政中心的选择何处最合理?应着重考虑如下选择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将茂名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节约城市管理运行的

成本和进行宏观控制;三是有利于将三大组团(北组团、环水东湾组团、滨海新区组团)连为一体,形成城市中心;四是在环境生态良好的地区。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打造更高发展平台

实践经验表明,港口和滨海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扶持。要取得上级的支持,除了要以提升自身整体经济实力为基础外,还是需要积极向上争取。近期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我市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地,这既是发挥我市最大比较优势,巩固国家重要石化基地地位的需要,为将我市打造为国家乃至世界重要石化基地奠定基础,也是我市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动力支撑。(2)将博贺新港、吉达港列入北部湾港口群一体化重点整合范围,水东港因其能级过低,是钳制我市滨海发展战略优势发挥的主要制约瓶颈,难以进入区域港口统一整合范围。(3)石化是我市最大的经济特色,要以石化为重要经济依托,以石化关联产业和接续产业为发展轴,延长石化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具有鲜明茂名特色的新的经济隆起。

选择重要突破点和合理的建设时序

如何集中优势资源去开发建设滨海新城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如果既开发建设新城又继续发展旧城,或遍地开花建设,必然造成分散有限的建设资源,新旧城的建设都受影响,均不得其好,既影响建设的速度,又影响建设的质量,整个城市建设都处于低水平,且城市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增加,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将茂名建设成为国际性滨海城市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弱化一些人的“内陆意识”或“抱住北翼(河东组团)不放”的情结,强化“滨海意识”,选准突破点和合理的滨海新区建设的有效时序。

培育城市精神,提升以冼太文化为根基的城市凝聚力

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茂名的城市精神是什呢?茂名的城市精神就是茂名人民应表现出来的主导性总体风貌,是茂名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和统一,即是茂名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茂名城市灵魂,城市品格和城市风气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为茂名这座城市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思想情感、社会的心理以及对茂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等方面,目前它主要体现在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务实、诚信、法治、敬业等特征,其中尤以创新、诚信、务实为最主要着力点。

(作者系茂名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转载于6月5日茂名日报电子版第二版
 
茂名人对于电白人来说,就是汉人对于藏人、新疆人,语言文化有差异,永远走不到一起的。
 
“撤县建区不仅可以提升电白县接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辐射,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

还知名度,现在的电白早已轰动地球了。
 
电白可以改区,但绝对反对去掉电白之名,须知电白之名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县建区不仅可以提升电白县接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辐射,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扩展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发展,还有利于为将来城市规划区和建成区的统一规划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打下基础。建议将电白改建为两区:即“茂名滨海新区和茂东区”,“海滨新区”辖原电白县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沙琅、罗坑、那霍共8镇,“茂东区”辖原电白县水东、旦场、博贺、麻岗、林头、霞洞、观珠共7镇。与此同时,撤并城镇,联合兴建是推进我市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多镇合并,扩大城镇规模是改善和提高城镇质量,促进城市化有序发展的有效
===============================================
天杀的张党生(这个名字就已经喷屎),竟然连电白的名字都没保留,一个垃圾的所谓城市规划教授,这一点历史地名文化常识都没有,真垃圾
 
电白现在知名度比还上茂名,茂名以前的知名度比还上电白。

这有赖于羊、阵、罗等大人之功
 
电白现在知名度比还上茂名,茂名以前的知名度比还上电白。

这有赖于羊、阵、罗等大人之功,58条XX的神话,茂名名震神州。
 
“海滨新区”辖原电白县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沙琅、罗坑、那霍共8镇,“茂东区”辖原电白县水东、旦场、博贺、麻岗、林头、霞洞、观珠共7镇。黄岭跑哪去了?
建议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水东、旦场、博贺、麻岗、观珠合并茂港区设电白新区。
沙琅、林头、霞洞并入茂南区。
罗坑、黄岭、那霍并入高州。
按“海滨新区”辖原电白县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沙琅、罗坑、那霍共8镇的话,估计这个区的发展前景很有问题!
 
看来,我们的电白就要“休矣”!!!!!

恶毒的茂名佬,整天就知道瓜分我电白,就是不肯提电白的工资!!!!
 
QUOTE(水东老马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2:14 AM)
茂名人对于电白人来说,就是汉人对于藏人、新疆人,语言文化有差异,永远走不到一起的。
[snapback]3155957[/snapback]​


电白海边还看不起山区!记得以前在水东读书,说起山区的总说什么艾仔、艾妹!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情愿山区镇设一区,甚至并入茂南、高州也可以接受。
记得以前包括阳江、茂名都叫湛江地区。同一个政府管理的天空撤县建区有必要提到分裂的高度吗?
smile.gif
 
采用北部湾模式,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
 
建议电白县改为电白市(地级市),茂名市市区加上茂港改为茂名区,什么茂东区,滨海新区怎规划都行。
 
支持整体改区!不支持分割
 
有人说有奶就是娘。
我说,如果是这样,不如生一块叉烧...
 
QUOTE(咕哩佬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3:08 AM)
关于我市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张党生

近年来,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我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我市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独特的沿海资源,但是资源优势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沿海经济发展迟缓,有逐步被边缘化的危险,茂名经济发展的何去何从正处在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的节点上。面对日趋加剧的周边竞争压力,茂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以超凡的洞察力和超前意识,果断作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滨海地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滨海地区应承担的历史使命,确定科学合理的核心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根本上解决港口、产业、城市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探索一条真正适应我市南部滨海地区未来发展的路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城市,规划是第一要素。城市规划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城市个性形象的百年大计,必须有全球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先进的观念,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有长远的设想。因此,笔者认为我市的当务之急是必须以更新思维、更远眼光、更高境界的规划,把我市滨海地区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极具竞争力、外地人向往、本地人自豪、宜居宜业两相宜、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从而带动茂名市的大跨越和大发展。滨海地区作为茂名市最具战略价值的地区,应该承担更重要的历史使命。

加快博贺、吉达深水港建设步伐

港口的发展关乎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命脉,对于我市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尤为重要。基于我市岸线资源及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上的思考,建议集中力量建设博贺、吉达新港,弱化或取消水东港,充分发挥深水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并以主港口为中心,促进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近年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看,伴随着港口的发展与振兴,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以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城市重心南移受制的主因是:一方面是受制于现有产业空间布局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始终缺乏有深远影响力的大型项目支撑,缺乏能够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质变的助动力。我市要实施滨
海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是我市近期的核心任务,在产业先行策略的前提下,产业选择是主要的课题。结合茂名的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结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产业关联效应等因素,我市要实施滨海发展战略,并在今后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阶段产业发展策略上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着重考虑:一是必须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注重下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配套发展,争取最大程度的多解决就业人口,为提高城市化水平作出最大贡献;二是引进大型重型项目,发挥大型项目的带动推动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茂名的人力以及土地资源优势,培育地方根植性强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四是重点打造沿海产业走廊,拉开滨海地带的产业布局框架。五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城市就业容量。选择正确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速城市化进程

基于我市的区位、资源、生态、港口、人文和后发优势,笔者认为走集聚集约的城市化道路,突出中心城市战略、经济走廊战略、临港重点开发战略、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战略是我市城市化道路的必由之路。1、中心城市战略:从环水东湾城区的现状看,由于港口经济发展的滞后,城区的增长乏力,辐射带动能力弱。2、经济走廊战略:交通经济走廊是当今区域空间的一种主流形态,强调以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流集聚而成的带状空间地域经济综合体。3、临港重点开发战略:我市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并不优越,港口腹地有限,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4、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战略: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生。

发挥区域性重大交通与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策动新区的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基础设施则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加快区域交通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可有效推进和加快区域其他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进程。建议:1、将洛湛铁路自电白站延长至博贺新港区,促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2、将包茂高速延至环水东湾新城(至新325改线),强化新城与内陆地区的联系;3、逐年增加市级行政、文化教育设施(如新市一中的建设)、体育等重大设施在新城的建设力度,利用服务设施先导模式,形成新城发展的“触媒”;4、将区内现325国道改线北移,原325线则改造为东西向快速干线,加强“东翼”与“一体”(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系;5、建设市域环市高速(快速)通道,打造市域“半小时生活圈”生活模式。6、抓紧北翼河西工业区至晏镜岭工业排污总管及相应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化解我市因工业大规模建设而带来的环境制约矛盾。

尽快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县建区”与“撤并城镇”

撤县建区不仅可以提升电白县接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辐射,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有利于招商引资,扩展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有效地促进城市化发展,还有利于为将来城市规划区和建成区的统一规划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打下基础。建议将电白改建为两区:即“茂名滨海新区和茂东区”,“海滨新区”辖原电白县电城、树仔、岭门、马踏、望夫、沙琅、罗坑、那霍共8镇,“茂东区”辖原电白县水东、旦场、博贺、麻岗、林头、霞洞、观珠共7镇。与此同时,撤并城镇,联合兴建是推进我市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多镇合并,扩大城镇规模是改善和提高城镇质量,促进城市化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应重视行政中心的导向辐射作用

行政中心的发展无论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

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出现乘数效应,有导向指挥,促进带动作用。因此,行政中心选址与建设对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至关重要。行政中心的选址建设,更表明市委、市政府将重心南移及建设滨海城市的决心与态度。未来城市行政中心的选择何处最合理?应着重考虑如下选择原则:一是有利于促进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将茂名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节约城市管理运行的

成本和进行宏观控制;三是有利于将三大组团(北组团、环水东湾组团、滨海新区组团)连为一体,形成城市中心;四是在环境生态良好的地区。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打造更高发展平台

实践经验表明,港口和滨海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扶持。要取得上级的支持,除了要以提升自身整体经济实力为基础外,还是需要积极向上争取。近期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我市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地,这既是发挥我市最大比较优势,巩固国家重要石化基地地位的需要,为将我市打造为国家乃至世界重要石化基地奠定基础,也是我市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动力支撑。(2)将博贺新港、吉达港列入北部湾港口群一体化重点整合范围,水东港因其能级过低,是钳制我市滨海发展战略优势发挥的主要制约瓶颈,难以进入区域港口统一整合范围。(3)石化是我市最大的经济特色,要以石化为重要经济依托,以石化关联产业和接续产业为发展轴,延长石化产业链,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具有鲜明茂名特色的新的经济隆起。

选择重要突破点和合理的建设时序

如何集中优势资源去开发建设滨海新城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如果既开发建设新城又继续发展旧城,或遍地开花建设,必然造成分散有限的建设资源,新旧城的建设都受影响,均不得其好,既影响建设的速度,又影响建设的质量,整个城市建设都处于低水平,且城市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增加,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将茂名建设成为国际性滨海城市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弱化一些人的“内陆意识”或“抱住北翼(河东组团)不放”的情结,强化“滨海意识”,选准突破点和合理的滨海新区建设的有效时序。

培育城市精神,提升以冼太文化为根基的城市凝聚力

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茂名的城市精神是什呢?茂名的城市精神就是茂名人民应表现出来的主导性总体风貌,是茂名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集中和统一,即是茂名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茂名城市灵魂,城市品格和城市风气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为茂名这座城市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态度、思想情感、社会的心理以及对茂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等方面,目前它主要体现在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务实、诚信、法治、敬业等特征,其中尤以创新、诚信、务实为最主要着力点。

(作者系茂名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转载于6月5日茂名日报电子版第二版
[snapback]3155955[/snapback]​



--------------------------------------------------------------------------------------

张党生和珠海、三亚的高级规划师相比,他差多了!茂名有能力把摊子铺得那么大吗?东

一片西一片地圈地建城,害惨农民!给把水东等地改为茂东区,名称起得不伦不类,难听

死了!到处是茂来茂去。。。。。。
 
QUOTE(byronroy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6:42 PM)
有人说有奶就是娘。
我说,如果是这样,不如生一块叉烧...
[snapback]3156243[/snapback]​


你这话和“文革”的语言差不多,显示你的思维夹窄。
如果可以调出茂名,我想水东的公务人员都空了,那样是不是都是电白的叛徒?
移民海外的,是不是都是叛国中国人?
老百姓并无决策权,甚至投票权都无,他们只盼望自己能过好点,能够开发建设起来,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至于政府名称怎么样改,他们或者关注,但不是核心关注,他们更关注大道路建设,城市建设推进和征地赔偿。
 
偷换概念进行扣帽子是没有用处的。

改革和换名不是必然的。

我提及的是乡情,跟亲情一样。我要生了个儿子因为我穷就认别人做干爹,我不如打飞机。当然,我的比喻也不当。情怀罢了。
 
谈发展就得换名?很显然不一定,不是吗?

过去的数年,茂名分了茂港,现在又来一个,然后电白就没有了
ha.gif
 
QUOTE(华灯璀璨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7:06 PM)
你这话和“文革”的语言差不多,显示你的思维夹窄。
如果可以调出茂名,我想水东的公务人员都空了,那样是不是都是电白的叛徒?
移民海外的,是不是都是叛国中国人?
老百姓并无决策权,甚至投票权都无,他们只盼望自己能过好点,能够开发建设起来,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至于政府名称怎么样改,他们或者关注,但不是核心关注,他们更关注大道路建设,城市建设推进和征地赔偿。
[snapback]3156249[/snapback]​


把你家的土地房产划给我名下,把你全家人改作我姓,我帮你家的房子刷刷灰,路子打扫一下,如何?
 
QUOTE(byronroy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7:46 PM)
谈发展就得换名?很显然不一定,不是吗?

过去的数年,茂名分了茂港,现在又来一个,然后电白就没有了
ha.gif

[snapback]3156264[/snapback]​


电白人不反对真心发展电白的做法,但只为了土地利益,为了抬茂去电的无耻做法必须要做出反应。
 
QUOTE(Cary @ 2011年06月06日 Monday, 09:01 PM)
把你家的土地房产划给我名下,把你全家人改作我姓,我帮你家的房子刷刷灰,路子打扫一下,如何?
[snapback]3156295[/snapback]​


我还以为你这白痴会给我每月一百万人民币,并且叫我阿爷。如果那样,我完全乐意。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