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教师中谁该清退 该清退谁? (1人在浏览)

hyjk

幼儿园
注册
2009-11-18
帖子
1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教师中谁该清退 该清退谁?
南方都市报
这些年,中国教育的德行,怕是越来越接近中国足球了。前两天,在一个论坛上,我曾利用担任主持人之便,向著名教育学家杨东平请教: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你看哪个更有希望一点?东平想了一下说,恐怕还是教育。我问为什么?东平说,因为教育跟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更密切,关心教育的人也更多。
  我想也是。更何况,中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总体上要超过中国球员。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忍受着清贫甚至歧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其中,就包括数十万所谓“代课教师”。没有他们,许多最基层的学校根本就不可能维持。我不想说,代课教师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我想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脚板。没有这些穿着草鞋、长满老茧的脚板,中国教育早趴下了。
  但,听说他们就要被“清退”。
  又听说,有些地方,一名辛勤耕耘34年的教师的“清退费”,竟只有区区600元。
  这可真是“鸟未尽,弓已藏”。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忘恩负义,冷漠无情,也不至于此吧?在崎岖山路上艰难跋涉几十年的脚板,说砍掉就砍掉了;把中国教育搞得就像中国足球的人,却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弹冠相庆。请问,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公道?
  谁没受过教育,谁没有自己的老师?当你们大笔一挥下达“清退令”时,良心可曾有一刻的不安?难道你们当真忘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区区600元,居然拿得出手,说得出口!何况,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合理补偿”的问题。人,不是房子。难道给了点钱,就可以“拆迁”?也不要说什么“教育质量”。当年没有他们,教育都没有了,哪来的“质量”?更不要说什么“回归田埂,以特有的方式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回归田埂”就是“更大贡献”,你咋不把清华、北大改成农场?你以为代课教师是机器人,他跟学校、跟孩子、跟教育事业没感情吗?这几十年的情感、心血,还有希望,难道就像某人的博客,是可以一夜之间“清零”的?难道这回,哥清退的不是教师,是寂寞?难道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时候,都不跟老师说声再见?
  我们不反对基层教育的正规化,更不反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也清楚,就算是“正式教师”,也迟早会有退休的一天。但,退休和清退,一样吗?你就不能也给人家一个退休的待遇吗?就算不能,你就想不出一个比“清退”更体面的办法,非得用这该死的名词吗?而且,就算你愚蠢到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就不能做得有人味一点吗?
  听说,这事好像要缓行了。听说而已,但我希望是真的。我希望,教育当局的新决定,能够对得起这数十万代课教师,也对得起良知和良心。搞教育和管教育的,如果也没有良知和良心,那么,该清退的,就真不知是谁了。


民办教师在权力欺凌下的血泪呻吟
教师这个职业,从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封建社会里“天地君亲师”的排名就不必说了,当今社会里,人们对教育的作用认识尤其到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尊师重教一时蔚然成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得到尊重,特别是当一些地方的权力变得野蛮狰狞之时,教师被压迫被欺辱的事情就在社会主义法制中国公然发生了。
1.民办教师被清退下岗,官员亲属留下来
事情发生在湖北十堰市房县的一群民办教师身上。1997年是房县民办教师命运的转折点。当年国务院发32号文明确,此前清理整顿后留任资格齐备的民办老师,都应在2000年12月31日前妥善安置,并下发了具体名额。然而,国务院的承诺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直到2003年,房县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还面临着转正还是清退的生死关头,经过秋天的全县统考,年底红色榜单就贴在了县城和各镇学校的门口。尽管171名民办教师都是国家相关政策意义上的合格教师,但让人绝望的是,“民办转公办教师35个,民办教师办理离岗退养22人”,被清退的114名民师从此与讲台绝缘。这时新华社宣布十堰市的民办教师“已成历史”。
好一个“已成历史”啊!大部分民办教师被挡在转正的门外,房县的民办教师不过是成了一笔历史的糊涂账而已。房县多位老师长久的调查触目惊心,也让被清退的教师们愤怒不已,不少不具资质但大有来头的人却出现在转正名单中。集中在1996年前后,共有13名教育系统官员的亲属,从商场、汽配厂、铅笔厂和印刷厂等单位被安插到县实验小学、县幼儿园等学校,一些科员甚至司机的亲属都名列其中。很明显,转正的名额被占用了,理应转正的一批老师被无情地挤了下来。
面对老师们要求彻查的呼声,十堰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在房县水电宾馆“私下劝慰”教师们:教育局领导职工的亲戚进入教育系统很正常,领导们对教育的贡献挺大,“他们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仍有权这样做”。听到这,一位女民办教师大声问了句“到底谁的贡献大?”一抹眼泪,拍案离去。
“领导们对教育的贡献挺大”,这话让我对中国一些教育官员的无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些官员们整日趾高气扬胡作非为,把中国教育领导着走向了腐败溃烂的边缘还依然恬不知耻,人们除了被惊得目瞪口呆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2.从2003-2008年的五年“讨说法”的屈辱
走投无路之际,这些鄂北山中的教师们拿出仅有的积蓄开始南下武汉北上北京,“找裁判”讨说法,走上了漫漫的上访之路,这上访路一走就是5年。然而,等待这些苦命人的非但是公道的难以讨回,而且还得被强行押进“民办教师法制培训班”(全封闭的“民师培训基地”设在房县西北一栋三层白楼里,原为房县民兵训练基地。这座建在几十米高的土山上的建筑,用两人高的高墙和铁门与外界隔绝开来)学习。这个民师法制班是房县政府创新的产物,诞生于2005年3月1日,正是学生开学的日子。当天一早60名被清退的民办教师拥到教育局会议室讨说法,拿到政府不能转正的书面通知泣不成声。最后剩下的7位的代表坚持到夜里,因“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直接被拉到看守所进行“法制培训”。
让我们看看这“法制班”是如何培训那些上访的民办教师的。7个最后一批被清退的民办教师,因为结伴到武汉咨询政策,又刚好经过省委门口站了几分钟,就于2009年2月18日被纳入县里的“法制班”学习。先是手机被收缴,然后在小白楼的一层,每人分配一间带有铁栏杆的单间,里边很快住进了“陪读”,妇联主任或者老师等不一而足,每人都有两三人陪吃陪读陪谈陪住。多位参加法制班的老师回忆,县里、各乡镇的管信访、政法、教育的领导都出现过基地。“一开始说法制班要培训15天,如果连续参加过三次培训,就要一次培训半年到一年。”
  第二天开始,铁门就很少打开过,真正的封闭法制培训开始了。上午九点开始,他们坐在一个小会议室里,这些在讲台上站了三十年的老师成了学生,每人手上拿着发放的一个蓝白小16开笔记本,一支黑色签字笔,听年轻主讲者用冰冷的语气念文件。下午则是写心得体会的时间,可多可少但必须写。一位陪读说:“老师们有素质,都老实,很自觉,守纪律。”。实际情形是,尽管低头不见抬头见,老师们之间却不能打招呼,吃饭也要打回房间吃,否则轻则被痛斥,重则延长培训时间。
  即便表现得好,保证书、悔改书、申请书和担保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次进“法制班”的刘会华老师的材料被认为是“写得挺好,写得深刻”。她在材料中说,“通过学习知道不应该越级上访”,“不应到省委门前站一会”。2月24日下午两点,由乡镇两位陪读带领,刘会华“培训合格”,法制班学习结束了。同时“合格”的只有三人,其余的教师仍在继续“学习”。走出铁门的最后一道程序带有威胁和叮嘱的双重意味,她被告知不许说在基地培训过,不准说出基地在哪儿。进去时没有任何书证,出来时也不让带那些材料。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
临行前,刘会华考虑到自己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憋在出租屋里无人照顾,而“基地”的条件又“挺好的”,于是就向培训人员提出要两个单间,培训人员是这样回答她的:您得赶紧出去,下一批正等着进来呢。
3.悲惨的世界:“下一批”
呜呼!等着进来的下一批已经排在门外了,可见这“法制班”的培训成绩是多么喜人啊!只是我实在难以明白,这些官僚们又把谁定成下一批了呢?要知道,这些可怜的民办教师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了。56岁的小学一级教师龙顺先落榜后一年没出屋也睡不好,站在人前她觉得抬不起头;而冯晓敏老师不久之后积郁成疾颅内出血,尽管负债累累,5年以来她都始终没去领每年400元的清退费;而拥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和县级年度优秀教师奖状的刘大玉,落榜后追着对妻子说,“我这辈子对不起你啊”。尽管曾三进法制培训班,尽管因为没钱,他一对儿女都在14岁辍学,而今家里装钱的破塑料袋经常都是一分的纸币和钢G,“连买玉米种都买不起”,但更多时候是擦干眼泪,收藏好所有的教案、奖状、证件,“不给国家添乱”,重新走入已些许陌生的水田旱地,准备接受残酷的清退。
多么可敬的民办教师啊!虽然按现在的标准看,他们学历低下,教育水平可能不能与时俱进了,但他们曾经是共和国教育大厦的顶梁柱,曾经支撑起了中国教育一片希望的天空。如今,他们老了,却在转正一事上遭受权力的野蛮践踏,无耻官员们不是想办法为他们分忧解难,却用法制培训班来折磨他们,妄图通过精神的压迫来使他们屈服。难道这就是那些无耻官员治下的和谐社会吗?古往今来,还有这样野蛮的权力如此野蛮地欺凌老师吗?翻遍中外史书,估计也找不到这样的野蛮之事。
有时候,我怎么想也不明白,在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获得了“举世罕见”的进步之时,国家为什么要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那么狠心呢?国家可以说他们在新时期难以胜任教育工作,也可以清退他们,但对他们以往的无私付出,国家也必须要有相应的付出作为回报,让他们活得像个人,让他们的基本生活能有最起码的保障,这应该不太难吧。可能有些官僚又要哭穷了,对这种无耻拙劣的表演我不想再说什么了,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只知道,时下的中国缺什么也不可能缺钱,按当红明星小沈阳的说法,我们是坚决的“不差钱”。如若不信,请看一篇过时的报道。
4.不差钱的中国,钱都去哪里了
这篇题为《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一年耗掉九千亿》的报道中说,“据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大约占全国财政收的13%以上。与公车消费相联系,据各种资料显示,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二者相加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如果财政收入按3万亿元计算,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左右。再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官员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公费出国有增无减。”这是好几年以前的数字了,现在“三公”消费之风愈演愈烈,突破一万亿或许还是公仆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省吃俭用的结果。
柯云路在《新星》中曾这样写到:“在我们这个社会,老师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因为一切应该受尊重的人都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可是,时下国家的掌舵者却忘了培养他们的老师,非但忘恩负义,而且还滥用权力,野蛮地压榨欺凌教师,这简直就是恩将仇报了。悲夫!这样的屈辱竟然落在了教师的身上,对向来就尊师重教的中华民族来说,可谓是千古未有的奇耻大辱啊!
权力的野蛮欺师,表面上伤害的只是一批民办教师,实际上它把中国自古以来固有的尊师重教这一道德底线公然践踏了,衣着光鲜的教师从此将成为权力这一刀俎之下的鱼肉,只能任权力随便宰割了,任你是民办教师还是公办教师,即便是教育事业这样的所谓“百年大计”,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在此情形下,还奢谈什么教育立国,那只能是讲述一个新世纪的天方夜谭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