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记电白籍远征军邓雨风 (1人在浏览)

蛙子

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2-13
帖子
12,673
反馈评分
188
点数
101
所在地
孤岛
记电白籍远征军邓雨风
白发忠骨还故里,青山愁肠去尘烟

2010年8月15日,我在一位热心网友的带领下。有幸见到电白籍远征军邓雨风,聆听了他的故事。
邓伯是电白那行人,现在已经90岁了。身材高大,精神很不错。
谈及往事,很多事情邓伯 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我把他的口述整理了一下,记录下来,为了前辈那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邓伯年轻时候学过功夫。只会说黎话,17岁的时候打渔为生。是家中的独子。其堂兄为了谋取他的地产,带他去赌,并借给他10元银元弧K赌输了,没钱还。下午堂哥就叫乡兵把他抓去了。这时想拿钱出来赎身也不行了。乡兵把他卖到霞洞当壮丁,卖了3000几银元唬全把钱拿走了。就这样,时年21岁的邓伯当上了国民党的兵。

进了部队后,邓伯到了云南,检查身体后,30几人坐了辆飞机过去印度进了远征军。当时在第六军,有天出去玩,被第五军捉去,进了第五军当兵了。军长杜聿明,师长邱清泉。
邓伯参加了松山战役,打了三天。第一天,日本人的炮火太猛,攻打不下,伤亡惨重,他所在连只剩下三,四十人。在撤退的时候,邓伯掉队了,在丛林里遭遇了四,五个日本兵。大家拼刺刀,日本人的枪长,他的枪短,但他楞是把那几个日本鬼子拼掉了。说到这里,邓伯还比划了几下说:"那时年轻,勇,手急眼快,日本人刺刀刺过来,我一格开,一捅,就干掉了个日本鬼。哪象现在,手脚都嗦了。"远征军队伍伤亡惨重,整编后,伙头兵都上阵了。战斗到第三天的时候,军长发了狠,下令说,中午12点前拿不下阵地,寄师长的头来给我。结果,挖了地道,炸掉了日本人的碉堡,12点前就拿下了。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邓伯随部队回国参加内战,当时已升任军长的邱清泉常说:自家人打自家人,我们去,他们走就好了,不用打。在打济南的时候,邱对部下说:不去,等他们打了走,再去。
随着局势的发展,淮海战役开始了。邓伯说了一件事。那年冬,下了雪,后来又下起了雨,他们睡在战壕里,塌方了,压死了很多人。国军战败后,邱清泉在逃跑的路上,车没油了,被共军包围,自杀身亡。
邓伯逃到了上海,后来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说起国民党的战败,邓伯认为有两个原因,一:国军不团结,各有各的算盘。二:共军会收买人心。

到台湾后,邓伯升任为排长,由于不识字,又被降为士兵。邓伯就离开了部队,卖菜谋生。
2006年,邓伯回大陆定居。

在我记录下这些事情后,为邓伯拍了一张照片。我征询邓伯,能否把他的照片放上网?他的家人不安的说:"照片就不要啦,他们又不是什么英雄,而且和共产党打过战,放上网,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我说:"一战功成百骨枯,每次战争都有士兵流的血。在我心目中,邓伯他们就是英雄。现在环境不同了,国民党的抗战将士也开始得到了共产党的认可,不会有什么麻烦的。放上网,让我们的后辈子孙知道,我们电白也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我的劝说下,邓伯的家人也同意把照片放上网。

历史不该遗忘,如果刻意抹杀淡忘这些为了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英雄的功绩,未免令人寒心。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汉子都是中华好男儿,无分国共。再次敬礼。


最后祝邓伯及其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那天的访问,我做的不大好。由于自身知识的贫乏,之前又没做好功课,也未曾做过访问。在访问中,不大会引起邓伯德话题与思绪。

在写帖子的时候,曾考虑加入些自己想象的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让贴生动些,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种写法。记录不是小说,就让这朴实的诉说记录下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吧

在网吧上的网,照片放不上,迟些由别的网友把照片放上去
 
访问当天,是哀悼日。
也是抗战胜利65周年纪念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转个贴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e65abaa430497e84

六十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 / 赵卡
2010-08-14 22:38 | 阅读(1035) | 标签: 时事观点 | 字号:大 中 小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




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略部署,还为上海资本向重庆转移,赢得三个月的宝贵时间。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最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叶挺的新四军,而是孙立人的国民党新一军。 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

在新一军攻占缅甸重镇于邦的时候,下属向孙立人询问,如何处理日军战俘,孙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日军运输队。而平型关大捷,只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李向阳和他的游击队是虚构的,真正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国民党的委员长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德军的装备,甚至有德军教官亲手指导。




在南京雨花台,委员长卫队的两个营,独自阻击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一共只有六个甲种师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张灵甫是抗战英雄。在长沙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张古峰,为国民党成功阻击日军,立下汗马功劳。张灵甫还为抗战丢了一条腿。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湖南常德(我们现在只关注那里是快女曾轶可的故乡)保卫战中,国民党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阻击10万日军15天之久,最后只剩有200人还能够战斗。




师长发出了74军57师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各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武汉上空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那场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击落日军飞机78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




在那个时候,每当防空警报响起,很多武汉市民不是钻进防空洞,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日军飞机被击落的场景。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在重庆有17家军工厂在敌机轰炸下坚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以金陵军工厂为例,抗战期间共生产迫击炮7000门、重机枪1.8万挺、步枪28万支、手榴弹30万枚、炸药包20万个。




――6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日军的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只知道9.18日军侵华,而不知道8.15日军投降的情况?

日军投降书文中多次出现: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蒋委员长投降,受降落款是: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要知道,伟大的中国卫国战争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战争之一!它并不是光靠小米加步枪,只用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就能打赢的。它是用了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




战争期间,国民党陆军有321万1418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国民党空军有6164名飞行员血洒长空,2468架战机被击落。国民党海军全军覆没,所有舰艇全部打光。




谨此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尊严而战斗过的人们致敬!
 
远征军军歌,歌唱的没那些少将好,但自有一股热血在沸腾,自有一种豪情在燃烧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尚留余威惩不义,环球同沐大汉风!




[WMV]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2MTc0ODEy/v.swf[/WMV]
 
QUOTE(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1:23 PM)
只会黎话?
上图吧,楼主
[snapback]3017036[/snapback]​


年轻的时候只会黎话。那时候很多人文化不高。我长辈以前去海南农场插场的时候,也只是会说黎话。
照片有2张,一张是邓伯年轻时候的。由别人发。
 
敬礼
 

附件

  • 31.jpg
    31.jpg
    12.6 KB · 查看: 130
网上有邱清泉被包围自杀时候很详细的描述。


但没说是否因为车子没油才给包围的。
这里http://blackstar365.blog.hexun.com/5633050_d.html
我与一个中国远征军的儿子对话: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

贴子里的一些事情可以佐证

“邱清泉眼见大势已去,下令叫我父亲等人把汽车统统开到野外烧掉。父亲等人将汽车的火花塞搞坏,说车子的发动机坏了,不能起动了。那些汽车就这样被保护下来了。当共军打来时,就几句话,愿意留下的就当解放军,不愿意留下的就发路费给予回家。父亲选择留下。”

邱的诗一首

赐本军立功诸将士:   汗马黄沙百战勋,神州多难待诸君;王业从来归汉有,岂可江山与贼分;暖日照融千树雪,寒风吹散满天云;犹多狐鼠遁逃处,河朔家家望五军。
 
再转点

据**战后公布的材料,昆仑关一战,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该旅团班长以上的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被我俘虏的100余人。5军也付出了15000人伤亡的巨大代价,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第5师团在侵华战争中,参加过南口、忻口、太原、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官兵多系**山口县人,秉性剽悍,长期受武士道侵染,参加侵华战争两年多,战斗经验丰富;而且5军此是仰攻设防完整的坚固关卡,难度更大。这一仗是日军承认的仅有的几次对方勇猛程度超过自己的战斗,含金量绝对不容质疑(中村正雄在日记中写道:“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称号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们遇到了一支比俄军更加顽强的军队……”部队经过休整以后,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陆军第5军**阵亡将领纪念碑”,含着热泪亲笔书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

5军的历史上,特别要提两件事: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前,200师师长戴安澜召集军官开会,大家对是否坚守存在分歧,争论不休,此时,598团中校团副黄景升愤然而起,慷慨陈词,自愿领兵御敌,师长问其有无把握,慨然应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最终200师下定决心抗击日军(战斗中黄景升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幸壮烈殉国),在战后杜聿明的报告中也专门将此句作为全文结尾,蒋委员长闻言一震,问道:“这个团副现在还在200师吗?杜回答:“他已经实践自己的诺言,成仁了”日后国民政府专门在黄的家乡为他建造了纪念雕象并附以文字记录,蒋委员长亲自题词。而那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同志们,你们都看到了吗?远征军军歌中之“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这些万恶的国民党匪军当时是与日寇不共戴天,誓报国仇。你们又看到了吗?在痛歼日本人的缅甸战场上有狼子野心的美国人,他们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侵占中国的领土?扶植国民党政权?不,他们是为了民主而战,为了消灭野蛮的法西斯挺身而出。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能够以民族巨大的代价换来如此辉煌的胜利,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当年国军艰苦卓绝的战斗,也不能忘记美国人民倾尽所能且无私的援助。
 
smile.gif
乐见如帖,以后有机会,一定和蛙子“再聚首”――一醉方休吧。
 
蛙哥:写得不错!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那位家在沙院海尾村的网友小黄真是一个有心人!我一向佩服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军人!
 
QUOTE(蛙子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2:13 PM)
那天的访问,我做的不大好。由于自身知识的贫乏,之前又没做好功课,也未曾做过访问。在访问中,不大会引起邓伯德话题与思绪。

在写帖子的时候,曾考虑加入些自己想象的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战争场面,让贴生动些,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种写法。记录不是小说,就让这朴实的诉说记录下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吧

在网吧上的网,照片放不上,迟些由别的网友把照片放上去
[snapback]3017021[/snapback]​


他的名字应该叫邓瑜风,其弟邓瑜宽,卖古董的。
 
蛙哥:挺不错,基本正确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后来国军输给了共军,很耐人寻味,谁能道出主要原因?
 
QUOTE(tianya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5:51 PM)
蛙哥:写得不错!你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那位家在沙院海尾村的网友小黄真是一个有心人!我一向佩服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军人!
[snapback]3017111[/snapback]​


可是我们的蛙哥现在希望美国人打进来呢,这因为是为民族生存而战吗?
 
QUOTE(yingxiong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7:10 PM)
后来国军输给了共军,很耐人寻味,谁能道出主要原因?
[snapback]3017135[/snapback]​


其原因是共军太会收买人心了,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农民百姓的旗号!然后刚好碰到日军的侵入,共军就趁着国军抗日时坐大,最后抗日胜利,而天下已是共军的了,共军只不过是坐收渔人之利罢了!当然,最只要的还是收买人心,广大农民群众的心!!!
 
时至今日,伪专家跑出了“汪精卫是爱国者论”,在今天如果还可以颠倒黑白,真实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汪精卫的卖国,以那是日本的实力,根本在中国占领不了8年之久,太平洋战争最少提前两至三年结束。
汪精卫是爱国者论,没有站得住的论据。
 
蛙哥和邓伯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学习~~~~~
 
QUOTE(zui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10:49 PM)
蛙哥和邓伯都是值得敬佩的人,学习~~~~~
[snapback]3017272[/snapback]​


有同感,支持!强烈支持!!!
 
QUOTE(忘月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8:04 PM)
其原因是共军太会收买人心了,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农民百姓的旗号!然后刚好碰到日军的侵入,共军就趁着国军抗日时坐大,最后抗日胜利,而天下已是共军的了,共军只不过是坐收渔人之利罢了!当然,最只要的还是收买人心,广大农民群众的心!!!
[snapback]3017173[/snapback]​


当年老毛用的是人海战术,让开同胞互相残杀,国军下不了手,纷纷投降了,共军可是为了实现所谓的共产主义人间天堂,痛下杀手,不择手段的。
 
QUOTE(蛙子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1:04 PM)
记电白籍远征军邓雨风
白发忠骨还故里,青山愁肠去尘烟

2010年8月15日,我在一位热心网友的带领下。有幸见到电白籍远征军邓雨风,聆听了他的故事。
邓伯是电白那行人,现在已经90岁了。身材高大,精神很不错。
谈及往事,很多事情邓伯 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我把他的口述整理了一下,记录下来,为了前辈那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邓伯年轻时候学过功夫。只会说黎话,17岁的时候打渔为生。是家中的独子。其堂兄为了谋取他的地产,带他去赌,并借给他10元银元弧K赌输了,没钱还。下午堂哥就叫乡兵把他抓去了。这时想拿钱出来赎身也不行了。乡兵把他卖到霞洞当壮丁,卖了3000几银元唬全把钱拿走了。就这样,时年21岁的邓伯当上了国民党的兵。

进了部队后,邓伯到了云南,检查身体后,30几人坐了辆飞机过去印度进了远征军。当时在第六军,有天出去玩,被第五军捉去,进了第五军当兵了。军长杜聿明,师长邱清泉。
邓伯参加了松山战役,打了三天。第一天,日本人的炮火太猛,攻打不下,伤亡惨重,他所在连只剩下三,四十人。在撤退的时候,邓伯掉队了,在丛林里遭遇了四,五个日本兵。大家拼刺刀,日本人的枪长,他的枪短,但他楞是把那几个日本鬼子拼掉了。说到这里,邓伯还比划了几下说:"那时年轻,勇,手急眼快,日本人刺刀刺过来,我一格开,一捅,就干掉了个日本鬼。哪象现在,手脚都嗦了。"远征军队伍伤亡惨重,整编后,伙头兵都上阵了。战斗到第三天的时候,军长发了狠,下令说,中午12点前拿不下阵地,寄师长的头来给我。结果,挖了地道,炸掉了日本人的碉堡,12点前就拿下了。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邓伯随部队回国参加内战,当时已升任军长的邱清泉常说:自家人打自家人,我们去,他们走就好了,不用打。在打济南的时候,邱对部下说:不去,等他们打了走,再去。
随着局势的发展,淮海战役开始了。邓伯说了一件事。那年冬,下了雪,后来又下起了雨,他们睡在战壕里,塌方了,压死了很多人。国军战败后,邱清泉在逃跑的路上,车没油了,被共军包围,自杀身亡。
邓伯逃到了上海,后来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说起国民党的战败,邓伯认为有两个原因,一:国军不团结,各有各的算盘。二:共军会收买人心。

到台湾后,邓伯升任为排长,由于不识字,又被降为士兵。邓伯就离开了部队,卖菜谋生。
2006年,邓伯回大陆定居。

在我记录下这些事情后,为邓伯拍了一张照片。我征询邓伯,能否把他的照片放上网?他的家人不安的说:"照片就不要啦,他们又不是什么英雄,而且和共产党打过战,放上网,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我说:"一战功成百骨枯,每次战争都有士兵流的血。在我心目中,邓伯他们就是英雄。现在环境不同了,国民党的抗战将士也开始得到了共产党的认可,不会有什么麻烦的。放上网,让我们的后辈子孙知道,我们电白也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在我的劝说下,邓伯的家人也同意把照片放上网。

历史不该遗忘,如果刻意抹杀淡忘这些为了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英雄的功绩,未免令人寒心。在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汉子都是中华好男儿,无分国共。再次敬礼。


最后祝邓伯及其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snapback]3017016[/snapback]​



向邓风雨老人家致敬!昆仑关,巍巍昆仑
 
QUOTE(FM106.1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9:30 PM)
时至今日,伪专家跑出了“汪精卫是爱国者论”,在今天如果还可以颠倒黑白,真实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汪精卫的卖国,以那是日本的实力,根本在中国占领不了8年之久,太平洋战争最少提前两至三年结束。
汪精卫是爱国者论,没有站得住的论据。
[snapback]3017219[/snapback]​




看过《突出重围》吗?解放军中校柳建伟写的小说,里面有这样的情节,方怡的爷爷、国民党将军、弃商从戎,打完徐州会战后,就让儿子方英达读孙子兵法,说的话有点意思:我们这辈子,是打不走日本人了,因此让方英达(当时四岁)读孙子兵法,继续打日本人。柳建伟的意思是,按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是打不过日本人的.......

松山战役,邓贤写的《大国之魂》比论坛的贴更惨更烈,邓贤完全从执政党的目光为切入点来写的,八几年,思想管制相对比现在来说,宽松很多。其他的,自己参祥,别死抱一种观点来肢解世界。

让定见归零,清静平等才能有所觉悟,八年抗战,有可能十八年都完成不了。
 
QUOTE(蛙子 @ 2010年08月17日 Tuesday, 01:27 PM)
年轻的时候只会黎话。那时候很多人文化不高。我长辈以前去海南农场插场的时候,也只是会说黎话。
照片有2张,一张是邓伯年轻时候的。由别人发。
[snapback]3017041[/snapback]​




据讲,松山战役时,读过二年私塾的国民党军,都成了工兵等技术兵种。松山战役,中国以一个中世纪农业国家的水平,对完成了工业化的日本,是一场实力太过悬殊的对决。日本人以其对工业化高度分工合作思想的理解和实践,构筑了类似世界杯德国战车(读书少、找不到更好的词来描述,大家见谅将就下)严丝入扣的工事,如果不是日军没有后援,鹿死谁手,实是难以预料........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