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棺材门”与“动物门”之拷问:当老虎和棺材成为“讨地”谈判道具 (1人在浏览)

陈圣泰

幼儿园
注册
2009-11-19
帖子
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近日有两则新闻甚为有趣:《广州日报》2010年4月13日报道,广东省吴川市民政局近期在闹市区放置13副棺材,并挂上写有“殡葬管理监察大队”和“葬改举报中心”的牌子,据悉,此举源于一宗土地归属争议;同日,《西安日报》消息说,4月11日,为了向河南省体育局索要20多年前出借的土地,郑州市动物园派出了狮子、老虎等动物“要地盘”,12日雨水突袭,怕“宝贝动物们”淋雨,换来37只大耳羊继续“坚守”阵地。作为政府部门也应该依法行事,提出上诉,或者通过上级政府协调处理,把13副棺材抬到闹市区“闹鬼”,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政府形象,是一种丑陋之风,这种丑陋之风难道不会使人效仿?你“州官可以放火”,咱“百姓就不能点灯”?政府部门可以抬13副棺材示威,咱老百姓抬一二副总可以吧。再说,广东省遗体火化率早在2004年就达到了97.5%,居全国前列,按照规定是严禁土葬,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湛江地区2005年殡葬管理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是,吴川市的火化率达100%,并清理了坟墓。只有土葬才有棺材,那么,作为具体抓这项工作的吴川市民政局,这些棺材又是从哪里来的?
吴川市民政局用13副棺材“闹鬼”,不说这里的官员素质低下,与黑社会没有什么两样,至少可说,没有大局意识,缺乏政治敏感性,在这个社会的转型期,应以社会稳定这个大局为重,岂能以如此低劣的手段来制造事端,影响和谐社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现在有关部门不妨给吴川市民政局的官员准备好几个“棺材”(几个处分决定),只有让他们见到真正的“棺材”,他们才可能落泪,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都是要地,都是捍卫自己的利益,都令人耳目一新地使出了独门秘技:如果说郑州动物园的创意还有点喜剧意味,吴川市民政局的做法活脱脱是一幕恐怖剧。抛开具体的是非不谈,这种闹剧般的维权方式恰恰是法制社会之耻。抬着棺材讨债或许民间有过,而政府部门抬棺讨地却闻所未闻。广东吴川市民政局开了先河,抬着13副棺材放在闹市区一处民宅大院门前,讨要一块土地。此举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
不管是民政局在闹市区放置棺材,还是动物园派出狮子、老虎“讨说法”,为的都是地皮,而且都是闹市区的土地,可谓价值连城。这两块土地的归属之争都已争议多年,有关单位直到现在才出动“杀手锏”,无非是因为最近房价涨得快,再不把地皮抢到手,万一被人卖了或是进行商业开发,自己就亏大了。要是这些地不在闹市区,而是在荒郊野外,没有商业开发价值,还会有人出怪招抢地吗?
虽然民政局、动物园打的都是维护国有资产和公共利益的旗号,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本单位的小集体利益。等地皮到手,八成不会用于公益,而是会用于商业开发或经营。没有好处,相关单位何必这么劳师动众?争来争去,还不就是为了钱。可怜的狮子、老虎,虽然是百兽之王,但为了人类的利益,还是得赤膊上阵。只是不知道,如果动物园如愿拿回了地,这些劳苦功高的动物们能不能多几块肉作为奖励?而当“吴川市葬改举报中心”、“吴川市殡葬管理监察大队”的牌子都成了和棺材一样的吓人工具时,上述单位的公众形象也就一落千丈了。看到这则前所未闻、令人啼笑皆非的奇闻,笔者心里陡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恐惧,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因为一起土地纠纷,广东吴川市民政局竟然在市中心的一处民宅内堆了7副棺材,后来还嫌“威慑力”不大,又增加了6副棺材,并在院子门口挂上了“殡葬管理监察大队”和“葬改举报中心”两块牌子,令天天经过此地的数千名中小学生吓得胆战心惊,拔腿就跑,也激起了附近居民强烈不满和愤怒。
更令人意外的是,吴川市民政部门这一无良行径从4月1日起至今,已经整整持续了近半个月,当地市政府居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耐心和淡定,对这一有伤风化、有损政府形象、有辱社会公德的行为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任其逍遥于闹市之中。公允地说,吴川市民政部门与别人在土地价格上出现纷争,并试图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无论于情还是于理而言,都是可以理解、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吴川市民政部门却在正确的出发点上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反而把自己置于一个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境地,折射出其在道德和法律意识上的严重缺失。我们知道,在世俗的观念中,把棺材堵在民居内是非常不吉利、有伤风化的一种行为,自古至今都被民众所诟病,甚至要遭天谴的,相信拥有殡葬管理部门的吴川市民政局不会不知道这一点的。然而,吴川市民政局偏偏采取泼皮无赖的办法,用棺材向社会示威,用棺材作讨地的“利器”,用“晦气”逼对方让步,这不仅有失文明,极不道德,且有悖社会公德了。实际上,吴川市民政局完全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可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也可以依靠法院来调解,实在不行还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明明有这么多路可走,可吴川市民政局为什么非要选择用棺材讨地的方法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说明其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这于一个政府部门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也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必须指出的是,吴川市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制止民政局的不良行为,甚至有纵容民政局的嫌疑,致使“棺材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必须担当起疏于管理、监管失察的责任。
讨地事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这些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和当地的房产、规划部门了,牵涉到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土地官司不好处理谁都知道,但要让双方都满意又谈何容易。一不如意,有人就会使出各种招数来逼宫。现在,狮子、老虎、羊和棺材都出现了。明天又会是什么动物或东西?无论是狮子、老虎还是棺材,虽在相关单位的权力掌控之下,但都不应该是其用来争取部门利益的工具。孰是孰非,自有公断。如果有关部门调处不力,还可以通过法院解决。用这种手段来争地,近乎无赖。难道这些单位平时也这么对待百姓?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就是在这样的闹剧中一点点消失的。有关单位的土地之争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手中都有闲置土地,而且数量还不少。虽然这些土地最初是以绿地或公共用地名义取得的,但最后都会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经营,收益则进了各单位的小金库。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甚至有闲钱从市场上购地,如吴川市民政局与人发生争议的民宅大院就是花了290万元从法院买来的抵债资产。地方政府总是说高房价是土地紧张造成的,那为什么还要默许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量囤地、炒地呢?
除了必须的办公用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手中多余的土地都应该无偿收回,用于公益设施建设。如有商业开发需要,土地出让所得也应用于教育、医疗、公交等公益事业,不能让国有土地成为小集体的谋利工具。对政府部门的资金监管也要加强,防止某些部门把本该用在百姓身上的钱花在炒地皮或是公款消费上。
吴川市民政局祭出了13副棺材讨地,一时间阴风阵阵吓煞孩童。如此“讨地”,浑身上下充满了江湖气息,让人仿佛看到了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一幕:各个帮派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或者势力范围而相互仇杀,有的携猛兽助战,有的抬棺示威……
这一幕就是传说中的江湖――江湖上只有大侠们自动遵守的江湖规则,这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至于法律,则和道德一样,常常成为被江湖规则蔑视甚至羞辱的对象。在这些江湖规则之下,大侠们可以使用暗器,可以施计下毒,可以震慑恐吓等。
但是对现代人来说,江湖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传说,江湖规则和江湖手段也徒具人们神往的功能,毕竟,没有法律主导而让江湖手段一统社会的情形注定会成为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也是每次对法律的呼唤都能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在领略相关部门快意恩仇的江湖手段的同时,更多地感到了法律的疲软无力――想想吧,面对江湖规则和江湖手段肆无忌惮的羞辱,法律该是多么的无地自容啊!“闹市放棺”的嘲弄意味通过司法等法制方式维权,应当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整个社会解决矛盾的最主要途径。但在一些地方,不仅农民工维权要采取非法极端方式,公共机构也采取极端方式谋求化解矛盾之道,这实在是法治不能忍受的耻辱。这类事件是我国法治进程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这个社会正常的矛盾解决机制处于不健康状态,难以让人产生信心,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存在这种认识和倾向。如果大家都在法制之外寻求化解矛盾之道,这个社会就是不健康的。
都是要地,都是捍卫自己的利益,都令人耳目一新地使出了独门秘技:如果说郑州市动物园的创意还有点喜剧意味,吴川市民政局的做法活脱脱是一幕恐怖剧。抛开具体的是非不谈,这种闹剧般的维权方式恰恰是法制社会之耻。
  公平与正义从不是恐吓或威逼出来的。如果杀猪的带把刀子去上访、修车的带个锤子去盖章、搞体育的带支标枪去投诉,社会还有平等博弈的语境可言?即便动物园和民政局铿锵有理,但如果实现这个道理的路径是靠狮子老虎和棺材铺就的DD这样的正义,就是绿林好汉式的草莽正义,既悖逆程序,更会对社会矛盾纾解机制形成恶劣示范。
  老虎和棺材齐刷刷成为谈判道具,其实也有两重隐喻:一者,说明正常的问题化解渠道“大道不畅”,事主从而出此下策;二是在现实生活中,权力与金钱影响甚远,不信任与激愤心理很容易促使当事人遇事时自发地想要寻求自我防卫的“稻草”。
  当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成为公共议题的时候,狮子老虎出来为权益站岗,民政局拿出棺材做最阴森的权益谈判砝码,谁能说这是不合逻辑的呢?让人担心的是:如果这种对话与沟通方式成为常态,那么,我们是不是都要买只老虎或买口棺材傍身?
 

附件

  • fd84c1139d6bc93ab8127b56.jpg
    fd84c1139d6bc93ab8127b56.jpg
    113.6 KB · 查看: 75
  • 20100410180610671.jpg
    20100410180610671.jpg
    17.8 KB · 查看: 65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