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明年495万大学生毕业 (1人在浏览)

byronroy

.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8-17
帖子
70,153
反馈评分
356
点数
191
2007年中国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20日在北京举行。据透露,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495万人,比今年增加82万人,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明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更突出。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就业困难的原因仍然是结构失调,并非大学生真的过剩。

  北京《新京报》报道,在中国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会议要求各地、各大学全力以赴做好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点工作。

  此外,会议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尽快完善大学内部就业工作体系,完善评估督察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舆论气氛。

  会议决定将2007年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要求各地、各大学以学生为本,组建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依托网络积极开展网上求职招聘活动。

  统计显示,今年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2005年比2004年增加126万,2004年则比2003年增加145万人。2007年中国普通大学毕业生将达495万人,比今年增加82万。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一些专家认为,就业困难的原因,仍然是结构失调,并不是大学生真的过剩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剑锋说:“因为现在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大企业都在裁员增效产业结构和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形成矛盾。”

  彭剑锋认为,现在大学生都喜欢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其实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另外,各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也冷热不均。

  也有专家指出,如果只是盯着热门岗位,大学生的就业门路只会越来越窄。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潜在的工作岗位亟待开发,举例来说,现在中国的老人越来越多,“银发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增长点,但没有哪个大学开设有相关专业。类似的领域还有不少,比如现代农业,比如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都需要大量既有市场意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人才。大学培养的应该是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能力,如果学生接受的教育只够对付现在甚至过时的需求,这样的教育就需要改变。
 
毕业即失业是“基本常识”还是教育的失败

 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电梯被在急寻工作的三万学子挤得变了形

  中国大学生求职的酸甜苦辣真是“登峰造极”:“零工资”、“拍写真”、“挤破门”、“卖血”……简直无奇不有。求职碰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是以夸张的离奇的疯狂的形式展现出来,一定说明社会的某些肌体出了毛病。

  ――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最近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个环卫工职位,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报名争抢。其中,一个要终日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居然引来19名本科生和七名研究生角逐。

  ――重庆教育学院大二学生周德毅今秋开学时走进了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数控技术运用。他说,上中职学校能学手艺,将来更容易找到工作。据万州商贸中专校长熊毅称,像周毅这样的大学生“回炉”深造的不在少数。

  ――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因求职不顺,承受不了打击和压力,从福建泉州市的某学生公寓七层跳下身亡。他在遗书中表示,由于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父母的拖累,他选择自杀。

  就业难使“求职”简直成为“求生”。然而,诺大的中国正值发展告诉时期,按理说再大量的人才都不够分配,大学毕业生为何却被用人单位抛弃了?用人单位也在困惑:大学生在写字楼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能干什么?他们在大学里究竟学了什么?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认为,上大学不一定都能毕业,毕业后不一定都能就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所以学生们要有风险意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不能就业”,有可能“薪水不高”。大学生对薪水不满意,关键还是因为学生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

  中国教育部发言人今年两会时在回应“为什么现在上学贵”的问题时解释道,“部分教育是一种消费,要量力而行。……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一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云云。

  这两位官员一位称教育是消费,一位则认为教育是投资,看似对立的言论其实殊途同归――他们都忽略的高校和政府的责任,将问题推到了学生和家长身上。

  多年来,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经久不衰,高校却在不停地扩招中变成了生产文凭的工厂,而非培养人才的场所。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并非为有助于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时的竞争力,开设原因仅仅是为了促进消费行为而已,学什么内容,是否有利学生发展与就业,则是被忽略的。而经过了收费高,内容差,学生毕业后却只能自生自灭,即使求职无门也很少能得到来自学校的关注与支持。无数家长省吃俭用仅仅是为了孩子读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最终好的大学,朴素的观点是“惟有读书高”,却养肥了大学里官员们。

  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学生上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此理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又何须“回炉”再造?

  除了学校的教育问题外,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目前最先富裕的是沿海和少数几个大城市,大学生找工作也是只认北京、上海、深圳,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根本不屑回去。这也无可厚非,多年寒窗自然是为了改善生活状态,可是既然发达的地方就那么几个,每年几百万大学生都蜂拥到这少数几个地方,就业焉能不难?

  此外,目前中国行业发展也极不平衡。多年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悄悄落空,整个中国原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富有廉价劳动力的加工厂,大量企业没有自己核心技术,企业都不搞研发少了接收高端求职者的能力,自然也就没有学生发展的空间。

  如此看来,教育制度不改革、区域发展失衡不解决,懂得了“毕业可能不能就业”这一“基本常识”的学生们,就只有不去读大学了。
 
我哭...
dk.gif
dk.gif
dk.gif
茫茫人海中去抢工作``
sx.gif
dk.gif
dk.gif
 
又到一年求职时,应届毕业生更是疲于奔命,赶场似的穿梭于各个招聘会。然而僧多米少的尴尬局面,成了许多大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不久前清华大学一名研究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自杀的事件,更是北京就业恐慌的极端表现。
三万毕业生“挤门缝”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2月3日闭幕的“二00六年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二十届高级人才洽谈会”火爆程度不亚以往,来自中国各地千余家单位的近万余个职位,吸引了约三万求职者。但毕竟职位有限,不少毕业生红着眼穿梭于各个展位,但始终未能如愿。

  据悉,到3日下午3点,各个招聘单位已是“衣钵满满”,提前收摊,招聘会现场唱起“空城计”,略显凄凉。但仍有不少求职者死死围住正欲离去的招聘人员,欲抓住最后的机会。

  北京工商大学大四学生小邱也是搭“末班车”队伍中的一员。“考研或是工作,这两个选择一直折磨着我。之前想专心考研求得耳根清净,谁想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又是准备简历,又是面试。心想考研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万一考研不成,工作也找不到,岂不两空?所以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就业恐慌弥漫校园

  其实,保持小邱的心态只是现时大学生心态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今年的四百万人增至四百八十万人左右。就业竞争的白热化局面,让不少大学生提前一年为毕业“焦虑”、“闹心”,“就业恐慌症”在校园中弥散开来。

  不久前,清华大学研究生洪乾坤因找不到工作而自杀的事件令世人震惊。据媒体披露,洪乾坤在坠楼自杀前留下遗书说:“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而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北京高校今年因自杀身亡的学生已有九名。

  专家分析,抑郁症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而大学生抑郁症大多是由于学习、就业等外来压力造成的。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同时要给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予更多的宽容,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再多点,竞争才激烈啊!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